走在耶穌的路上(二)麥田小徑


  朝聖團住在真福八端山旅館,居高臨下,面向加里肋亞湖。那天旅遊車有特別任務,於是我們便由山上步行到湖邊的「伯多祿元首堂」。

  這健行實是一大恩賜試想像每天坐在車中,一個點接一個點地跑,難得有半小時給我們活動筋骨,天朗氣清,金黃色的麥田,在風中起舞,像是歡迎我們到來,由山坡走向湖邊,視野廣闊、空氣清新、心曠神怡,好不快樂;二十八人的團隊隨走隨停,由於美景吸引,各人不斷拍照留念,還在美術大師馬利奧的指導下,擺起法國米勒名畫《拾穗》(Des glaneuses)的甫士來,歡笑聲立時響徹平原上,因此,團隊的龍頭與龍尾分隔越拉越遠,我站在中間,前趕不上,後推不動,只好隨風漂泊了。









  
  走在路上,腦裡湧出不少圖像,像活生生地投進福音裡頭,這邊廂耶穌與門徒在安息日路過麥田,門徒餓了拾麥穗吃,被法利塞人指責;那邊廂一大夥群眾坐著聽耶穌的道,夜了門徒想遣散他們,耶穌行了增餅奇蹟;更想成為群眾中的一員,親身聽耶穌講論「山中聖訓」;至於團隊的龍頭鍾神父說:「後面那些人正在討論『誰最大?』」可愛的小宗神父則極之幽默:「你覺不覺得後頭的他們像是被耶穌趕下山的那一群豬?」讓人忍俊不禁;一個場景,引起的想像空間倒也不少,有趣有趣。




  在中段小休期間,我們聆聽了「撒種的比喻」,耶穌的比喻總是就地取材,而處身在這路上,真是恰到好處:看看地上的種子,落在路旁的,飛鳥來把它吃了,落在石頭地裏的,發了芽,卻被太陽曬焦,沒有根,就乾枯了;落在荊棘中的,一下子便窒息沒有結實;只有落在好地裏,長大成熟結了果實,不管那個境況,重點在於「有耳聽的,聽罷!」記得高修女曾引述教父奧力振的慨嘆:信友們慣常來參與聖祭,也懂得小心接領聖體,視如寶物,不讓一小塊聖體碎片跌落……但對聖言卻粗心大意?難道糟蹋聖言,不比對聖體的不小心應受責備嗎?」這話如當頭捧喝,在彌撒中或遲到或不專心、或打瞌睡或玩手機,對神父的講道更是顧若罔聞,到底有沒有真正地「聽」今天聖言對我們說話?




  這條路畢竟並非常有人步行,路上也遇上一些崎嶇不平的狀況,但各團友相互扶持,終於走到大路上,短短的不到一個小時,讓大伙印象深刻,有團友這樣分享:走在耶穌基督曾經行經的路上,默想為了救贖人類而降生的天主子可以行()得這樣輕鬆嗎?」也有朋友說:「沿加里肋亞湖畔,唯一走過的山路,感覺是緊跟隨耶穌基督的一條光明不歸路,感受祂傳播福音的歷程,無論有多遠或艱難,拒絕誘惑,不要迷失方向,認定這條路,直至到達天國。

  

  獨自一人走天國的路並不容易、也容易迷失跌倒,但沿途中有你、有妳、有他、有她相伴與支持,雖有艱難險阻,但可學習聖保祿宗徒,努力地跑打那漂亮的仗,最終奪取那不朽壞的花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