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6的文章

聲音

圖片
              今日 (復活節八日慶期第二天) 的福音是若望所載主耶穌的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 的情景(若 20:11-18 ),實在真摯感人。     耶穌死了,被埋葬了,跟隨的婦女傷心極了,瑪利亞大概沒有安睡多少時間吧,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她便摸黑到墳墓找祂,看見一個空的墳墓,還想多看一眼的願望轉瞬落空,不由得再度落淚,天使來了安慰她,她只沈痛在哀傷中,還可以再說什麼呢?耶穌來了,淚眼模糊了視線的她, 即使對話 也認不出 祂是 最愛的師傅。     就在這時,耶穌發聲 親切地 叫 出她的名字 ,就像以前一樣,這把熟悉的聲音貫入耳中,瑪利亞馬上認出來,祂就是 這幾 天夢牽魂縈的師傅耶穌。福音只 描 寫耶穌著她不要拉住不放手,嗯,大概是多日不見,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吧,是思念的、是掛心的、是傷心的、想必裡頭更多的是喜樂的、歡欣的 、愉悅的 ,瑪利亞 不願 放手,因為放 開 手 後, 耶穌又不知往那裡去了,但 她 最後還是遵照耶穌的吩咐,歡天喜地往門徒那裡報喜!      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感情又如何呢 ? 昨天,有人跟我說:「聽聲音覺得司儀是妳,但又認不出來!」 這位 朋友認識兩 三 年吧, 偶然 見面談話 ,只 因為我載了隱形眼鏡,認不出來並不奇怪,但特別的是他竟然聽出我的聲音;同一天,遠望一個人在講話 , 到她 自我 介紹時我才 發現 是 多年的好友,噢!曾經 是如此親近的朋友,卻因沒有聯絡生疏而 不能 認出,甚至沒有話題而楞在一旁; 「 聲音 」 倒也詭異,不熟的他能認出我來,熟悉耶穌的瑪利亞能認出耶穌,而熟悉她的我卻後知後覺!     我想,「聲音」只是一個要件, 容貌打扮也是,但 是否認出要 端 看兩人的交往 , 有聯絡的,即使少見也能發現,沒交流的,站在眼前也變得陌生,人與人之間尚且如此,與主 的 關係更甚,「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 ( 若 10:27) , 勤讀經祈禱才能和主建立親密關係, 在人群中認出祂來, 但願我也能常在人身上,聽見主的聲音!          

助人自助的快樂義工

圖片
  提起義工,你想到什麼?很多人第一印 象 就是浪 費 時間,既要付出又沒收入 , 只有家庭主婦 , 又或是學生才會選 擇 投入這份工作,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吃喝玩樂等,何必要自找苦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義工這個名詞已越來越普及,它並不與 「 付出 」 劃上等號,相反,在義務的過程裡,義工是開心又快樂的,我就嚐過這個甘美的果實!   從學生時代我便投入義務工作,由帶領小學生的夏令營、探訪老人院、兒童院、到國內偏遠地區探訪、接聽電話熱線、策劃宣傳推廣活動等,這麼多年來,不是簡單的一句我為義工付出多少,而是義工服務讓我獲得的很多很多!   在服務的過程中,我了解到社會的不同狀況,港澳社會還好 , 沒有戰 爭 ,比起落後社會相對也富裕 , 然而 , 在我們周遭的人也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貧困、每個人面對生活的衝 擊 — 或生病 、 或失業失戀 、 親人的離世 , 我們看似是小事的而常掉以輕心,有時更認為他們懦弱無法跨越 , 然而 , 對當事人來說,這卻是一件大事 , 聆聽、陪伴與同行便是他們最大的平安,而自己也會覺得獲得平安,這是最大的安慰,也是當義工的最大喜樂。往比較貧困的地方服務,我們可能擁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他們卻在困境中努力不懈,教曉我們不應放 棄 的處世態度、以及尊重大自然、和大自然共處、珍惜與家人朋友的時光,反思古人的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的確 , 過渡消費使我們忘了回歸自然才是人類社會永續生存之道!   其次,面對不同的對象,溝通接觸的方法均有差異,開始前機構大多會培訓義工:如對小朋友老人的耐心、對病者失意者的同理之餘又不可損其自尊等等 , 當然 , 有些技 巧 需要多作練習,這樣下來,這些方法便能應用在自己的家庭工作生活上,減少衝突,也學會了自己的情緒管理;而協助機構訓練義工宣傳推廣等,更有助自己的職業生涯,訓練領導才能 、 甚至鍛練了口才應對;再者,參與義務工作,能認識來自社會不同背景的朋友,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開拓視野,加強人際關係。這些珍貴的禮物,又豈是簡單的從課堂習得的呢?   我並不富有,也沒什 麼 傑出過人之處 ,只是 一個普通的上班族,踏上看似助人施予的義務工作之路,感恩卻成為接受且快樂的有福 人,當義工 豐富了我的生命 , 願您和我一起 「 贈人玫

三小女孩

圖片
2016 年初,三小姪女又長大了一點,三人和天主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與交往! Venus, 13y, Form 1 和友人慶生期間,小智潁來電,看能否為她溫習明天的宗教測驗,我樂意之極,內容有萬聖節、諸聖節、追思節、聖誕節、信德之父的生平等。 和她看課文的全部的內容,也講解一下。過程當然是東拉西扯地聊天,她雙腳伸出來放在我大腿上,一臉舒服,大大聲地跟我說: 「那些天主教教友都不知道要溫什麼,教友呀,教友呀!」不斷在我耳邊強調著;對斯德望被石頭擲死報以深切同情,對伯多祿、猶逹斯的背叛 … (忘了 … ) 對於聖母、聖若瑟及亞巴郎的服從與信德,小妮子大呼小叫: 「沒有原則!」「沒有自己的主見!」是的,初一這年紀開始脫離小孩的稚嫩,每天在同儕裡打轉,開始有自己的個性想法,而且言論出眾,期望突出,但又暫未能當家作主,她的雙目一直望向我希望我認同,嗯,我打從心裡微笑,沒有同意,也沒有否定! 隔天晚上,她喜孜孜地走來跟我說:「我不會告訴你老師出什麼題目的!」然後又忍不住自爆說:「她果然出聖母囉!」 「沒有原則!」 「我下次也要找你猜題!」 嗯,沒有原則的聖母很愛她呢! Brianna, 11y, P5 帶著小欣欣往藝術博物館 參觀一個奧地利十九世紀畫展「分離的樂章」,裡頭大部份是圍繞奧地利社會背景及生活為題的畫,還有少數幾幅宗教畫,她猜其中一幅最光的地方就是天主(這個比較容易看出),隨後,又指著另一幅耶穌的山園祈禱,邊看邊說:「耶穌每次在畫裡的, 都是最光亮的!」的確,在全部綠色植物襯托下,穿鮮紅色衣服的耶穌最突出,但我可從來都沒想過,也沒有這樣的發現,她教我真是驚喜又慚愧,難怪耶穌最喜歡小孩子! 以畫作制作的展覽廳背景 Vienna, 7y, P2 「你有沒有自己祈禱呢?」抱著小淳入房睡覺時問。 「嗯,有時有啦,有時無噃!」老實的她還雙手一擺! 「好,那你現在祈禱!」 淳淳認真地雙手合什閉目,跪坐床上,想必是唸經,自從進了英文部後,她不想唸中文的經文,我又老是記不起英文經文,所以我們幾乎都是各自祈禱了!不一會,她唸完後躺著。 「今天最開心的是什麼?」我問她。 「嗯,就是有得玩 … 有得打機!」她想了一會回應。 「那你今天最想感謝什麼?

有一天

圖片
  天主的慈悲在哪裡出現?我如何增加敏感度去發現?我如何反映天主慈悲的面容?    11 位聖羅撒英文部中學生,由老師帶領下呈獻了兩齣以慈悲作主題的微電影,一部是實況訪問 《第三隻眼看澳門》 -訪談澳門市民曾經遇過的好人好事,又或是被他人幫助的情景;另一部是生活中微小事情的 《愛無處不在》-拾到電話還留在原地等待失物主、運動場本是競爭對手,因一人受傷而對方扶著攜手過終點 …… 在《慈悲的召叫》退省作 首映後,他們還接受了訪問。    說實話,電影並不突出,但訪問過程卻讓我越聽越興奮,誰能具體地說出「慈悲」這一概念?孩子們真誠地分享一切:開會、請教他人、度劇本、找角色、選場地、三日訪問了數不勝數的人群,卻只有幾人作回應、後期聲音處理剪接制作等,過程是不能想像的艱苦,但正是這些一點一滴,讓這些「非教友」從迷惘走向具體,教我們這些「教友」認識何謂「慈悲」:原來,「慈悲」是簡單的一個微笑 、 是和鄰人說聲早安 ;原來,「慈悲」是巴士上的讓坐 、是遞一張紙巾給身邊的人;原來,「慈悲」是路不拾遺、是協助一個急用錢的人、是傾囊相授的教導 …… 不是只做偉大的事才叫作「慈悲」,「慈悲」也不是專屬於宗教的產物,卻是天主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給予的禮物!   人類雖然是 天主最後的創造,但卻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加上主的噓氣而造成的,無比尊貴,不只這樣,在主的眼中,人是備受呵護與照顧的,「她的乳兒將被抱在懷中,放在膝上搖擺。就如人怎樣受母親的撫慰,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依撒意亞先知書第 66 章 12 至 13 節); 「 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會忘掉你啊? 」 (依撒意亞先知書第 49 章 19 節); 「 五隻麻雀不是賣兩文銅錢嗎?然而在天主前,他們中沒有一隻被遺忘的。就是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了;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 」 ( 路加福音第 12 章 6 至 7 節 )   然而,我們卻時常忘了對近人的憐憫,我們眼中看不到 「人」、我們關心的不是「人」、我們忽視了「人」的價值與重要,而只顧及其他。我們眼裡只有子女的成績高低,看不到他們的努力,我們眼裡只有績效、收入、成就,卻沒有看到員工是我們的資產;我們只覺得老人是一個累贅,遺忘了他們的養育與付出;每天有不同的人在我們身邊

LOVE

圖片
錯!誰沒有錯?誰沒有做錯? 大錯!小錯!明知故犯的錯!不知不覺的錯! 說謊,一個謊言蓋一個謊言, 東躲西藏,希望瞞住父母、不讓老師知道! 直至一天,謊言拆穿了, 臉漲紅了,頭越來越低,慚愧地不敢望,不敢看, 眼淚一把一把流下,哭得紙巾滿地! 然而,父母邊叮嚀邊擁入懷: 「乖孩子,我們都曾年輕過,我們都和你一樣會犯錯,我們擔心你,想你坦白,不想你錯下去, 從小到大,我們都很愛你,不希望你失足跌倒,不要再說謊了!」 想不到沒有再被責罵,洗把臉,吃點東西, 明天要考試了,繼續唸書吧! 長大了,大大小小的錯仍然持續著, 自己選擇犯錯或是被煽動犯錯, 被逮捕了,嚇得面紅耳赤, 全世界紛來指摘,被踩在地上, 他們高高在上,指斥我的不是, 他們如狼似虎,像要吞噬我,要把我置之死地! 溫柔的主卻蹲下來,選擇和我同一角度, 陪伴我、關懷我! 「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 !」 慈悲的主為我解圍了,不讓我受罪綑綁著,還給我自由: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 」   寬免我們的罪債: 藉著你無言可喻的慈悲, 藉著你至愛之子所受苦難的德能, 又藉著卒世榮福童貞, 以及所有特選者的功績和轉禱。 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 在我們寬免他人不夠徹底的地方, 主!幫助我們完全的寬免。 使我們為了你能真心愛仇, 並使我們能在你前替他們虔誠轉求﹔ 對任何人都不以惡報惡, 並使我們能在你內竭力幫助每一個人。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 隱晦的或明顯的, 突然的或經常的。 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亞孟!

四旬期退省的慈悲洗禮

圖片
  四旬期的第三主日 (2 月 28 日 ) ,參加了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在岡頂聖若瑟修院舉行的四旬期退省,我與超過 120 多位兄弟姐妹,在主賜陽光普照的一天,經驗了上主的慈悲洗禮。     教宗方濟頒佈了今年為慈悲特殊禧年,所以當天的退省的內容也是以慈悲詔書作出發,教宗建議我們可以做的其中一點是朝聖,但這並不是說一定要飛往聖地耶路撒冷或梵諦岡等聖地,澳門也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教堂等著我們入內呢。當日堂區則為我們設計了一條簡短但卻豐富的朝聖路線,在修院內行經化地瑪聖母像、露德聖母像及利瑪竇像,再進入聖若瑟修院教堂。       遊行隊伍年齡各有不同,從小孩到老人,全都安靜地緩步前行,走過一站又一站,發現天主對我們的仁愛、憐憫與慈悲:一次世界大戰時,祂遣發聖母到葡國化地瑪,要求我們為世界和平及自己悔改做補贖、多祈禱、頌唸玫瑰經;聖母在法國露德顯現,在地上奇蹟地湧出水泉,醫治了千萬人的身、心、靈,奇蹟到現在仍不斷發生,更重要的是對罪的覺醒而轉化;隨後,我們到達利瑪竇像,默想我們基督徒的使命,在被寛恕、被醫治後步武基督、跟隨利瑪竇的芳蹤、學習他不辭勞苦傳揚福音的精神;朝聖隊伍進入聖堂後,聆聽讀經-反思當日天主啟示給梅瑟,著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那是一個漫長、困難以及考驗重重的旅程;朝聖不只是一個幾天的旅程,也是生命之旅,我們獲得天主的恩寵後,又是否勇敢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呢?   之後,講者小翠為我們簡介了 《 慈悲詔書 》 內容:教宗提醒我們要活出慈悲。我們時常講公義,總是說這裡不公平,那裡不對,卻忘記公義只是必須又不可或缺的起步,但慈悲卻是喚醒我們重度新生的力量,並給我們注入勇氣,懷著希望迎向將來,由回頭悔改的一刻,我們便能重新發現天父的慈悲面容。而主耶穌就是天父慈悲的極緻表現,祂不定罪、無條件寛恕。所以,首先放下自己,積極地聆聽天主聖言,朝拜聖體、辦修和聖事等可以使我們重獲自由,不做魔鬼的奴隸。耶穌基督召叫我們跟隨祂實踐慈悲與寬恕,但總有不同的因素阻礙我們,小翠邀請我們默想多做一點,努力一點的地方,反思一下阻礙我們展示主慈悲面容的因素,以及向主祈求助祐,好讓我們有效地回應慈悲禧年的邀請與及主對我們的召叫!     雖然靜默後並沒有分享環節,但看見各人臉上的喜悅神情,我相信走過朝聖旅程,明白慈

12月的美麗之約

圖片
    和偶像半年前的美麗約定,終於在 12 月 3 日如願以償,感覺就像作夢一般奇妙!   說起來應該是 2011 年年底到台灣的旅行,每次返台必然預先上網訂購書本的我,這次購買了一本描述往意大利亞西西的朝聖日記,這本集朝聖、旅行、聖人生平、攝影、繪畫、信仰反省的《亞西西的小窮人》,一讀之下,愛不釋手,心裡面越發對聖人的敬佩,而意大利小城亞西西也成為我有生之年夢想之地;另一方面,作者許書寧細膩的筆觸、美麗的圖畫、真摰的情感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好書不能獨享,因此,我忙不迭地向朋友推廣此書,尤其是參與 FMM 修女舉辦方濟靈修的朋本,書幾乎沒有停留在我的書架上。 想了很久還是捨不得用這袋 書寧的畫   由那時開始,每回返回台灣時,總會上網留意書寧的作品,這些年來,累積也買了不少,每次捧著她的書本總是喜樂盈盈、心靈滿滿的,書中流露了她認真的生活點滴(尤以她那活在當下的怡然自得)、對聖言的愛慕、對福傳的熱忱、對鄰人的友善關懷、對大自然動植物的尊重與欣賞、與家人的相處互動等等,一一使我渴望多認識一點,甚至和她見面聊天!   無意中看見她的部落格,使我更認識她,從 5 月 4 日留言通信後,想不到她一再回信,我告知她年底去日本,她很慷慨主動提出可以見面吃飯,那一刻比中了頭獎還興奮,我高興地與朋友分享,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太神奇了,我也一直沉浸在這個甜美的夢裡頭,然後開始為年底之行準備,準備禮物、簽名書、咭片、以及模擬談話內容等 ( 緊張嘛 ) ,預備的過程也是一種幸福,但有時又覺得夢境不太現實,總擔心有什麼狀況出現而無法成行,幸好天主恩賜,事就這樣成了!    笨手笨腳的我緊張得寫錯字=_=   首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我跟朋友在京都及有馬溫泉玩了幾天後,便來到重要的一天,車子進入大阪市後我更緊張了,時間越近,心情便越加興奮,我準備好一切,由友伴送出酒店門口,便直奔大阪的梅田車站,她比我先到達現場,按著她的講解以及路人的指示,我出站後很快便找到約定地點,但卻看不到她,正躊躇之際便發現她的身影,她熱情地給予我一個擁抱及親切的問候,我們並沒有客套的寒喧,卻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般,走去函館壽司店吃飯,飯後還去喝和她有深厚感情的 STARBUCKS ,說實話,吃什麼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