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似真

  從小到大,不知是否腦部在夜間特別活躍,經常作夢,也常記得夢境,它多是彩色的,什麼人物也有,有時故事長得像電影般,有大量情節,很精彩,而印象最深及作得最多的是那些與死亡及追殺有關的,小時候害怕得要命,夢醒時通常都是雙手緊緊地拿著被子放在胸口,日間則常因夢裡影像而不開心,身體也是被他困擾得像虛脫般,也有試過是夢裡被打,醒來耳朵痛的狀況。

  以前偶爾有把夢境寫下來,但沒有系統,只是憑記憶寫下零散片段,後來都不知哪裡去了;有時去到一個新的地方突然會有似曾相識之感,思索下便想起是夢中情景,很是有趣;雖然間中會查探一下夢的發生與關聯,但是天馬行空的夢境總讓我摸不著頭腦,失戀時作的夢也深刻,圍繞著失去及只看到他人幸福的孤單畫面。去年參加了「賞夢小組」,在導師帶領下探求夢的奇妙,六個參加者各自拿出夢境,供大家探討了解,夢是私密的、隱喻的,日常的生活情節、心思念慮、擔憂期待,在晚上大腦放鬆的狀態下它便偷偷地跑出來搔搔癢癢,透過導師的講解及大伙的鑽研,一齊破解那些看似毫無邏輯的情節,實質上卻是很有意思的提醒,透過對自己的夢境作了系統式記錄後,把自我內在深層的想法也呈現出來,現時大概也掌握了一些解夢思緒(也理解了小時候有關死亡的夢魘),話說回來,認識了夢的語言後,作夢的次數減少了,夢境也似乎已飄遠。

  初聽《鞦韆的彼方》的介紹時,我以為是述說人類千百年來不斷探索「夢的語言」故事,但原來卻是小男孩撞入別人的夢的空間的經歷,一層層的反省夢與真實的人生,很多人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理想生活,有些只停留在想像的空間裡遨遊,假裝滿全了自己所憧憬的:選擇在夢裡宣洩的父親,一再在童年中流連;威風凜凜的國王在現實世界中卻是一個潦倒的大叔-對老闆不滿意、無力交房租、接受同情卻無法聽見規勸,幸好心底裡還存留一點善;城堡裡的王子卻是個長期生病的小男生,在自己的堡壘中玩得不亦樂乎;痛失兒子後白天偽裝開心晚上卻又墮入無盡休止思念的化妝店老闆;一再改變自己的創作的石匠……書讀到一半時覺得太悲哀了,現實世界實有不少人缺乏勇氣踏出第一步,改變真的沒有可能的嗎?







  
  我也曾經作過「夢」,中學時代經常看著電視直播網球節目,從中摸索了網球比賽的計分方式,很自豪耶,還沉迷那些高大帥氣美麗又厲害的男女網球員,也幻想自己成為那個站在中央球場接受萬千球迷歡呼的球星,身後有那個為我背球袋的球僮跟隨著,嘿嘿,想來興奮,但想歸想,那個貴族玩兒倒使人卻步,能碰觸的僅只是檢拾西灣網球會外的網球而已,直至大學時代,看到體育課竟然有網球一項時,二話不說便選修了,一個學期下來,莫說對打,連對著牆壁練習也很困難,球永遠不受控制地彈得遠遠的,那些被萬人傾倒的球星,實是每日用汗水鍛鍊而成的,要完成一場賽事,技術、策略、體力缺一不可,初嚐滋味的我,算是有個體驗便沒有再選讀了。


  若沒有「夢」,便沒有動力起行,上述的經驗不能歸入失敗,但嘗試了,便知道自己的天分才能在那裡,只要想到即使輸了其實沒有損失的話,總會為自己帶來一絲希望;「鞦韆的彼方」並非遙不可及的世界,『小男孩一邊在鞦韆上晃蕩,一邊思索……那個五花八門的世界之所以存在,卻也是因為有這個現實世界的緣故。這裡,才是我要一直、一直生活下去的世界……。』我看到很多人仍然努力地嘗試、去改變,去築夢、去履行、去品味、去突破那看似被框死的所謂「人生」,把夢想變為現實。


  夢想離你很近,就在你口裡,就在你心中,踏出第一步是困難的,但夢想開始展開了,每一天也美麗,你也來一起細嚐夢的味道吧!


  不多說了,我要去跑我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夢想,再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