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聖門的慈悲



 

  在多年前查找西班牙聖雅各伯的朝聖之路時,看到有好幾條出名的朝聖之路,以步行、騎單車、騎馬的方式,經驗路途上的一切狀況,讓心靈作一次洗禮,朝聖路長短不一,端看各人的自我考量,然而,所謂的朝聖路,最直接的是指由家裡出發,到達聖地!

 

  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特殊禧年詔書裡鼓勵我們「前往朝聖及抵達聖門,去擁抱天主的慈悲」,朝聖-不只是前往耶路撒冷、梵蒂岡、聖雅各伯等地,只要「每人該按自己能力所及,抵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聖門。」(慈悲詔書14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在2016年世界傳教節,率領堂區教友「與基督同行」,由堂區出發步行至主教座堂,我試過幾次的外地朝聖、也曾參與澳門境內的大耶穌像出遊、花地瑪聖母像出遊,堂區也試過舉辦四旬期退省-由九澳聖若瑟學校步行至七苦聖母聖堂,然而,與傳統的聖像出遊不同,也與遠離市區的退省相異,這次步行沒有聖像、沒有儀仗隊,就是單純在大聖若瑟的旗幟下,150多個堂區兄弟姐妹,勇敢地踏出咱家門口,穿梭鬧市一齊步行,這是頭一次,也是深受感動的一次!

 

  剛過完的「海馬」颱風天沒有為空氣帶來涼快,這天反而艷陽高掛,一曲「與基督同行-大踏步面向著世界,我要與救主一起,共望著大路向前進,與基督不相離」唱罷,展開了兩小時的朝聖與傳教之旅。沿著澳門的大街小巷奮力前進,長長的人龍讓途人側目,驚奇詢問:「這群人在做什麼?」「這是什麼性質的遊行?」公開場合遊行除了是宣認信仰外,也有傳教的作用,今天的彌撒讀經裡,聖保祿宗徒寫道:「但是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使福音的宣講藉着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聽見!」(弟後4:17)誠然,我們力有不逮,不能與完美的傳教模範聖保祿宗徒相比,但各人付出自身的一份,集合起來卻蘊含無窮力量,無論老人、中年人、青年、小孩、神父、修女、平信徒、父親、母親、老教友、初信者、慕道者,「我們所有的人都蒙召『走出去』……為把天主溫柔和仁愛的訊息帶給整個人類大家庭。」(教宗方濟各第九十屆普世傳教節文告) 「祢是不可見的天主父可見的面容」(慈悲禧年禱文),實在,天父的面容也能從我們身上展現,在家庭、在工作場所、在社區裡,宣講也好、走在路上也好,讓世人知道耶穌基督的喜訊,每人都可獲得!


 

  上斜下坡、臨時因故更改路線、烈日下的汗流浹背、甚至有時讓行人駕駛者抱怨阻隔著他們的前進,一一印證著傳教並非平坦及一帆風順,也要求奉獻和犧牲,然上主總會派遣天使相隨,馬嘉道神父的領導與堅持、迎難而上,籌備者與工作人員事前的不斷努力,行程裡的來回奔走,以及四名治安警察開路與耐心陪伴(是的,他們也走了一趟慈悲之旅),團隊裡各人均聽從指示與安排,互相照顧,年老的腳痛了但勉力克服、年幼的疲累了但沒吵鬧,這些,都見證了主的慈愛,到達主教座堂的慈悲聖門,天父迎接我們每一位,每人的臉上只見喜樂歡欣,無聲的愛在空氣中流動,一個看似平凡的星期天早上,真實的擁抱天主的慈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