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路上的日常

                                     


通往聖地牙哥的朝聖路有好幾條,朝聖者可按照自己的時間、能力、各路況的特點,選定起點,現代朝聖的方便就是有不少APPS指引,拿著手機安排每天行程、地圖路線、路過城鎮、庇護所的介紹和評價、價格及相關設施等一應俱存,而且朝聖不一定一次完成,很多人或許拆分幾次前行,又或是走完一整條朝聖路後,再挑選別的朝聖路;走在路上,不難遇見一再前來步行的朝聖者,吸引力必定來自路上的頓悟!

 

既已計劃好踏上朝聖之旅,除基本用品外,還要帶上什麼?

 

朝聖路一再挑戰我們帶上必要,而非想要的東西,由於把物品全都揹在身上,每天走五六個小時,背部承受巨大的壓力,一個好的背包雖能幫上大忙,但別高估自己,走過的人說標準負重是體重十分之一的重量,對我來說帶上56公斤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左思右想總想多帶一點,但前人的經驗之談不能忽視,我曾想像帶著輕便裝的枇杷膏出門,以預防熱氣感冒,且想像每天喝掉一條,每天減少重量那有多好,最終我還是捨掉這看似很輕實在一點不輕之物,否則路上只能不斷掉東西!

 

人生中的斷捨離


                                             
                                                    夜宿庇護所

話雖如此,朝聖路上有便捷的貨運服務,以幫助一些老年人或受傷的人(當然也包括那些帶太多行李的人),只要填好速遞單及下一站的住宿地址、放上郵費,大背包便舒舒服服的在下一個點等你,而自己也可輕鬆的步行,但這真的不建議,若想原汁原味體驗朝聖之旅領悟人生的斷捨離、由身體的酸痛發現痛苦的意義、背包物品與生活的枷鎖關係等,沒有人能逃脫人生旅程的每一環節,這課題能修一生啊!

 

朝聖者的日常是清晨出門以躲開西班牙的炎陽,步速快的話中午抵達下一站,入住稱作庇護所(Albergue)的朝聖旅館,擠在幾十人的上下舖為主的旅館:梳洗、休息、進食、寫日記,和身邊的同行者分享路上的點滴甚或人生的經歷,日復一日的重覆昨天的步調,日記裡、手機內留下與身旁同行者的互動、路上的風光、挑戰和誘惑、困難和喜樂、抵達聖城,帶著酸甜苦辣的回憶,帶著烙印在心中永恆的聖城返回家鄉面對生活,你願意接受考驗,勇敢踏上朝聖路嗎?






刊登於7月9日號角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