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吃苦的朝聖路?



渴望朝聖,渴望與主更接近,聽到需要背負自己的行李、長時間徒步前進、面對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和無數的陌生人窩在像大通鋪的庇護所(西班牙語Albergue)、忍受彼此的汗臭味、晚上聽著萬人的交響曲(鼻鼾聲)、承受身體因徒步而發出的酸痛、還有可能的迷路和不適應,無數難以理解的辛苦理由,大多數人聽到便打退堂鼓了,但既知辛苦為何卻要自討苦吃?痛苦的意義到底何在?


在還沒開始艱辛的徒步之旅前,得先面對漫長的航程。


由香港往廸拜是八個小時的航程,轉機三個小時,再飛往西班牙馬德里又是八個小時,總數十九個小時。


模模糊糊的幾小時睡眠及早餐,讓我恢復了一點體力,窗外下雨顯得暗暗的,我在室內卻很安全,心中盼望這片土地早日陽光燦爛。踏上早上八點的航機,找到28K的靠窗位子,把早已準備的眼罩、耳塞及充氣枕頭放好備用,旁邊是一位又高又壯的大男生,全程載著自攜耳機沉浸在自我中,他的身型剛好填滿整個座位,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西褲的外國男士坐在走道旁,他的長腿延伸在外,狹窄的位置為他實在是苦差,飛機起飛不久便栽進夢鄉,他們兩人都不走動,我常探頭觀望希望上厠所,但卻等了又等,苦不堪言,心裡想像下回必定要選走道旁的位置。


手指漫無目的瀏覽個人屏幕裡的電影院,機上的娛樂節目真多,選了口碑甚佳卻無緣進戲院觀看的《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及《淪落人》。歡樂、憤怒、憂傷、厭惡、害怕,每種情緒我都熟悉,每個都是我的老朋友,在不同的狀況中跑出來,個人很欣賞製作公司把複雜的腦部原理和情緒,以動畫形式,透過小女孩成長及搬家故事簡易地說明;察覺自己的情緒,留意冰山下的一連串觀點、期待、渴望,可以更深的認識自己,和自己及他人修和,難怪《玩轉腦朋友》大受歡迎。



至於講述菲傭與意外癱瘓的主人相處故事的《淪落人》,在依附中主人找回生活意義,而菲傭在主人的幫助下,也一步一步圓了攝影夢,當然中間會碰到艱辛與唏噓:「生活不能等,但夢想可以!」每個人都堪有夢想,不論性別身份年齡國籍,但如何在時間的變化裡追夢成功?菲傭認真生活、踏實工作,在渴求裡一點一滴的實踐與累積,時間雖過,但它會回報你的努力,電影與我現在踏著朝聖路的狀態很相符,看罷電影,心情尤如萬里天空上的雲朵輕盈又愉快!



好不容易,飛機降落在化身為奢華代名詞的杜拜機場,時間無聲的慢走了4個小時,經過安檢進入航空大樓,天花板及落地大玻璃透射著攝氏40度的陽光,空氣中彷彿漂蕩著沙漠的氣味,機場內的工作人員,男的全是整齊的阿拉伯傳統白色長袍,頭上纏上頭巾,頭巾上再加一個頭箍固定,女的服務人員則以穿著黑色為主,輪廓分明,但因他們樣子都差不多,實在很難分辨。機場內左右兩側的免稅店,充斥著無數的名牌包包、香水、攝影產品,帆船酒店、駱駝、神燈等標誌物,以及看起來甜滋滋的糕點土產一應俱全,我拿起神燈喬裝自己走進阿拉丁的世界,希冀一擦神燈跑出一個精靈滿足三個願望,噢,為何說故事的人不是設定十個願望而只是三個?


隨意看看商品之後決定留在候機室寫日記,陽光罩著疲憊的身軀,真想找個位置躺下來。三小時後那些濶別的乘客又再重逢,從新排隊投進龐大的空中巨鳥A380雙層客機的肚子裡。忽見前面的情侶手舞足蹈喜孜孜的發出響徹雲霄的歡呼之聲,原來他們獲得升等進駐商務客艙,兩人臉上的笑容如煙花般燦爛,拿著登機證不停自拍,站著後頭的我心裡咕嚕:「不如連我也一起升等吧!」


將早已打印好的登機證交予地勤人員掃描,她禮貌地詢問我姓名如何唸,然後給予我一張新的登機證:「我幫妳換位子了。」
「什麼?」
「換了位子,20A。」
呆呆的我看著手上的登機證,仍在思索兩者有何不同時,地勤人員再給我說明白:「商務客艙。」
「什麼?」我像中了樂透般大呼起來。
燈神的願望這麽快實現?






今年五月中下定決心買了機票,雖然開心卻惱恨自己訂票太慢,最便宜的經濟座位早已售罄,只得多付一點價格購買彈性經濟艙,分別是多給我五公斤的托運行李和提前選位,那時候還想,一個背包怎樣也不到十公斤,給我更多的三十公斤寄艙行李額也沒有用。購票後沒多久,航空公司捎來信息給予優惠的價格升等,心裡隨著網頁的介紹而興奮:獨立又寬闊的位置、自選的多樣餐點,而對於長途飛行來說,可以完全躺著睡覺休息無異是極具吸引力,然而多於機票價格50%的升級價格,即使能負擔卻又覺得並不需要,為徒步苦行來說更覺奢華,因此,雖然心裡想像但卻始終不去實行。



渴望朝聖,渴望與主更接近,聽到長時間徒步,還要背負自己的行李、面對風吹雨打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想法是很辛苦的,但既然辛苦為何卻要自討苦吃,痛苦的意義到底何在?


老媽身上受盡關節痛與骨刺的折磨,是身體不適引起的苦痛,這麽多年來,她與痛苦磨合,看著她日益縮小的身軀,每天承受巨大的痛楚,她發問,空氣中仍是只有空氣沒有回音,她仍然繼續生活;還有些朋友也是受病痛之苦、行動受了限制,堅持善用主賜的日子,這些事均迫不得已,任誰也不願意拿這些苦架往身上摃;而千百年來,無數朝聖者對這條古道趨之若鶩,藉著外在艱辛的旅程,磨練身體、考驗意志、與鍛鍊心靈,並非要練就金剛不懷之身,而是在苦痛中感受主耶穌的苦架,與祂相契合,在旅程中體會主的慈愛,不斷皈依天主,因為,生命本身就是朝聖之旅,我們也只是過客,目的地就只是回到創造者天主的懷抱!






如果單純的朝聖之旅必然是吃苦的話,那拿著商務客艙的登機證豈非顯得矛盾又弔脆?當然,吃苦是一種歷練,我也渴望透過旅程和病患者同行,但我更願意相信體察人的需要的天主,常是驚喜又窩心的,對於差不多30多個小時沒有睡好、疲憊不堪的我,這位子猶如沙漠中的綠洲,給我喘息的機會,實在是天主的一份極大的禮物。


吃苦有時,休息有時,就如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裡,踏進只曾在屏幕裡看過的上層客艙,專屬而獨立的空間,再也不用等待旁邊的旅客醒來而去洗手間了,一切都是新鮮有趣的體驗,把座椅躺平,我向天主眨了一眼,躺在柔軟舒適的床墊和溫暖的毯子:


在還沒吃苦前,祝我一夜好夢!




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因為我們知道:磨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著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
(羅馬人書第53-5)


(聖雅各伯.摘.星.記之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