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6的文章

如果在深夜,一個旅人

圖片
沒有特定路線的亂跑 《 如果在 冬 夜,一個旅人 》 是一本書的書名 不知怎的,今夜我一再浮現這個名字 雖然我從沒有看過它 奇怪它卻烙在我腦海裡 我上網查一下,如果你有興趣 , 大可找來看看這本『後現代文學主義』 小說 我今天想說的,只是晚上跑步的故事 十時許才去運動場跑步 跑不了多久,運動場便打烊了 耳猶未盡的我,選擇在街道上奔馳 這裡走走那裡停停 順便看看晚上的城市面容         旅客遠去 食肆餵飽了人們的肚子 運動健兒也隨著汗流浹背倦極而歸 熙來攘往、熱熱鬧鬧的舊城區 到晚上褪去繁華 換回昔日的平靜 人群疏落的小巷 連貓狗也難發現 大概牠們也隨著月兒的韻律而安眠吧              久違的寜靜 只被外國人與酒瓶佔據 旁邊的北帝廟也不哼一聲     這裡 被城市的巨輪不斷輾 過 在新舊之間生存 一天接一天 如果城市也是這樣子長進 何況是人呢? 又下雨了,回家去吧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面不改容的出發

圖片
出發往耶 路撒冷 的日子進入倒數階段,心情由早前的期待 , 變成莫名的緊張! 盡力思考是什麼作崇,堆積如山的工作有一點、家人的健康狀況有一點,但均不是主因。 友人問: 「 是否成為團長較忙呢? 」團裡已有不同組長分擔工作,且有不少人發聲協助 ,我知道可以獲得助佑,那也不成問題的。 緊張的感覺,就像人在後台,馬上就要出台表演了,這刻只是不停踱步,向左向右、走前兩步退後三步,不知揪開簾幕到底會發生什麼! 友人問: 「 可是,朝聖會像表演般失手嗎? 」 我可是很奇怪的,有些事情明明不會發生,卻往壞方向想,像聽課時拿著奶茶,卻會想著假若拿不穩手上的奶茶,那豈不是一褲子都是?十次裡頭竟有這麽的一次便中了 …… 或許我只能說這是夢想成真前的焦灼感—面對活生生的耶穌的感覺! 領隊要求出發前一口氣唸完馬爾谷福音,去過聖地的教友也分享要多讀經,畢竟,我們要到達的,可是祂親臨人間住過走過之地;如果說陌生帶來恐懼,那麼熟悉這個降生成人的救主便讓自己踏實與安心一點;我很快的便看完這四部福音最短的馬爾谷福音,它簡潔扼要的的記載了主的傳福音行實,以及大愛而死的經歷,福音裡頭提過幾處耶穌的身份 : 當耶穌領洗後,天父說:「你是我的愛子 」 ( 第 1 章 11 節 ) ;邪魔知道祂的厲害,俯伏在他面前,喊說:「你是天主子。」 ( 第 3 章 11 節 ) ;耶穌問門徒覺得祂是誰,伯多祿說:「你是默西亞。」 ( 第 8 章 29 節 ) ;以至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一名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了氣,就說:「這人真是天主子 ! 」 ( 第 15 章 39 節 ); 好了,這一刻,在這個聖地之旅,輪到我要回答這個問題 : 「 納匝肋人耶穌為我是誰? 」 這個在慕道班以至成為教友後被多次詢問的問題,將要再一次被探求與思考! 除去首尾的航程, 10 天的時光要走訪 50 多個地點,行程的緊湊著實也嚇了一驚,神師鍾神父給我們一個方向:「這些地方 與救恩 不無 關係, 在舊約裡:先知把救恩報導出來,但有多少人願意去聽呢?在新約中,這些救恩實現在生活中,人們看到耶穌的行實卻不願接受;這些地方是天主與人民立約、是耶穌親臨之地,那有沒有與我有相關呢?救恩臨於聖地,是否也臨於我的身上? 」 記得朋友維尼 曾提及路加福音第 9

期待

圖片
  馬上便出發往耶路撒冷了,這一陣子時光飛逝 , 公私兩忙後身心俱疲,看看日曆突然發現出門日子超發臨近 , 不期然開始緊張起來 ! 回想由沒有多大興趣想去 , 到開始想去 、 然後又彷 彿 常與此地擦身而過 , 再於 2 012 年定下志願五年內非去不可 , 到不足半個月後便要出發的聖地 , 一切似乎很遙遠 , 卻又像是近在咫尺,於 「 慈悲特殊禧年 」啟航 —我對號入座了 , 這是上主給我的無限慈悲恩寵!   「我的靈魂對上主的宮庭渴慕及緬懷。我的心靈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踴躍歡欣。 萬軍的上主,我的君王,我的天主,麻雀靠近你的祭壇找到了住所,燕子也找到了安置幼雛的窩巢。」(詠 84:3-4 )   去過葡 萄牙 花地瑪與法國露德這聖母顯現之地,寧靜與祥和的氛圍包裹著我們,裡頭有慈母轉達上主的心意、叮 嚀 孩子向善的呢喃;也去過韓國首爾殉道聖人之地,仍記得切頭山的震撼威力,它是徹底追隨主耶穌基督的明證,鮮血早已被羔羊洗淨,麥子正結出許多許多顆粒來 ; 這次,往一切受造物的源頭,所有這些朝聖地點的總歸向—耶路撒冷,耶穌基督生活了三十三年 — 出生 、成長、受洗、 講道 、 施教 、 赦 罪 、醫治 、 辯論、祈 禱 、行奇蹟 、 被背叛 、 被出賣 、 被審判 、 受苦刑 、 死亡 、 復活 、 升天 — 如果看聖經能感受耶穌 、 如果祈 禱 能遇見耶穌 、 如果在小兄 弟 姐妹身上能看到耶穌 … … 那 麼 ,走在那二千多年前的古道 , 造物主甘願到來的以色列,親眼去看、去瞻仰、親手觸摸那生命的聖言、去看一部「活的福音」、看那塊充滿大愛之地,那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是靜默無語地把一切攝於眼中記於腦袋?是感動熱淚盈眶心情激動?是興奮喜樂手舞足蹈夜不能眠?是火熱?是懼怕?是 ……   主耶穌,感謝祢召叫了我 、 感謝祢醫治了我、感謝祢的一切眷顧與愛護,我們才能踏上這次旅程,願祢的平安伴隨我們,願透過這旅程,能更認識祢、肖似祢、傳播祢的美善、寛恕、仁愛與慈悲,願祢垂聽,亞孟! 努力爬上高牆的翠綠的樹

兩位婆婆

圖片
   200 5 年復活節假期,跟隨一個慈善團體,到廣東省北部偏遠山區 瑤族 乳源縣探訪學生及其家庭,才 三 天旅程中往返當地便要花上 2 天(當時路況幾乎要坐一天車程才到達),有限的時間裡,探訪家庭派發物資、 及 到學校和資助學生茶聚及辦活動,記得當時探訪團內有數名老師,她們為學生講解了一節課。   我的身份既是資助人也是義工,老師上課時我們沒事做,因此也坐在教室 旁邊 聽課,那幾年特別流行談「生命教育」,沒想到老師們原來也來和學生談這個 我很感興趣的 課題,因而聽得津津有味,麥老師與羅老師 主要 和學生分享了一本台灣出版的繪本集 《 花婆婆 》 ,讓我印象深刻,回澳後我努力的把它搜尋出來,並羅致成為我的珍藏書的其中一本,偶爾拿出來和小姪女談這個 美麗 故事。 我們在上課      《 花婆婆 》述 說一個「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的故事,以第二人稱撰寫作者的姨婆由小女孩到成為 《 花婆婆 》 的一生, 《 花婆婆 》 叫艾莉絲, 小時候跟隨爺爺生活,她許下三個既是願望也是承諾的事:長大了要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老了要住在海邊、以及要做一件令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隨 著 年歲的增長,小女孩完成了兩個心願,但是第三件事是什麼卻茫無頭緒,最後,她在生病時發現 以前 曾撒 下 的種子開花 了 , 這些鮮艷的花朵在病中安慰了她,並使她懷有希望, 於是 在 病癒後她決意一邊散步,一邊把種子灑在經過的路旁, 她大把大把的撒,公路、小路 旁、 學校、教堂,只要走過的地方都撒種子, 不解 的人 稱 她 作「怪婆婆」,然而,當埋在地下的種子發芽生長後,小鎮裡處處都開滿了藍色、紫色和粉紅色的花朵 … 。 《 花婆婆 》的文字不多、圖畫色彩豐富、簡單易明,看得人心曠神怡。      「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聽起來好像很難 , 彷彿屬於少數偉人的專利,然而,世界的美好又豈只由一小撮人建設,一個人的能力確是不大,所能做的亦是不多,但世界正因你我她他的存在及努力而美麗活躍起來,為什麼不今天就開始動手呢?    十一年後,我擁有了另一本繪畫本 《阿ㄇㄧㄚ、》,因為認識作者書寧而認識這書,又因為認識這本書而更認識書寧,說實話,連書名《阿ㄇㄧㄚ、》我也不會唸,只知道意指阿嬤,它是台語,即奶奶(祖

亮晶晶的小燈泡與媽媽

圖片
小燈泡離開了世 界 。 目 睹 這一幕 , 心疼的媽媽哭得肝腸寸斷,懷胎十月 , 共伴四年 , 這一刻停止了 。 她像山園裡的基督,望免去這苦杯: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何捨棄了我?」 她沒有 捶胸、 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把這個痛宣洩在那個「他」身上。 她有著基督的慈悲心懷: 「父啊!寛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她洞悉 「社會結構出現問題,就算立法、處罰,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 她知道 「只有從根本、從家庭、教育著手」 ; 她寄望 「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不要再出現這樣子(隨機殺人)的人。」 她像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呼喊: 「我渴!」 她默默忍受、懷抱小燈泡到最後一刻,看她美麗又可愛的容貌,留在腦袋裡 , 好待日後回憶 ! 她夜不能眠 、 寫下一字一句,懷念這個曾給她們家人以至整個世 界 愛的天使 ! 她的思念全化為這一句: 「我真的好想她!」 小燈泡是我們的妹妹、女兒、是我們身旁那可愛的天使,我們取代了小燈泡的角色,安慰這個溫良的母親,我們被呼喚: 「看,你的母親!」 小燈泡媽媽的愛心 , 也將在整個世界發現小燈泡的蹤影: 「女人,看,你的兒子!」 她不容仇恨、怒火、怨憤侵襲她的天使! 「我希望踏進這裡的你們,能收起仇恨,我從來都不認為仇恨、責備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努力的以美好、溫柔的方式教養著她,我們一直都深刻感受著這個世界的美好,至今,仍是。她完成了她來到這個美麗世界的任務,她瀟灑的離開。我希望陪著他離開的,仍是滿滿的愛。」 她以愛澆灌小燈泡及她的孩子們,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美善: 「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對不起,小燈泡媽媽,我們保護不到你的女兒! 對不起,小燈泡,沒能讓你在父母懷中成長,願妳安息在主懷裡,他日與父母團聚於天國! 謝謝小燈泡媽媽,妳讓我們及孩子們看見人世間的真善美,妳的愛正在燃燒,或許把你耗盡,但妳卻願意! 謝謝小燈泡,妳在世上的使命完成了,願復活的主耶穌和妳一起在天國,驅除我們的黑暗、照亮妳們全家的路、也照亮我們所有人! 祂未曾應允天常蔚藍,祂未曾承諾花兒常開,祂卻恩許祂的慈愛常在! 備註:內文中有底線的字句摘自小燈泡媽媽的網上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