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5的文章

家書一封

圖片
  那天放假外出辦點事,回程時在家的附近遇到老爸,他跟我提了外出購物及自行吃午飯,我問了一下詳情,叮嚀他小心一點便回家了。   回家後才發現他原來有留言外出,老爸經常獨來獨往,自行外出一點也不奇怪,不過這次他留言有所交待,算是有點欣慰,想起多個月前他從下午離家外出後,便去如黃鶯,過了晚餐時間也不見人,急得老媽煎熬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還好,過了幾個小時後他「終於」平安回來。   現在大伙都以電話通訊,一堆通訊 APPS 每日響過不停,比直接通電的頻率多了不知幾十倍,老爸一方面不想學用新產品,另一方面也不想我們老是管東管西,所以一直拒絕使用手機,甚至上述事件發生後也不願意,我們也沒有勉強,只希望他事事小心。看著這個字條,既有上款也有下款,只覺得有點特別,父親寫給女兒應該是很溫馨的吧,尤其是在電腦取代人手的年代,多少次執筆忘字、多少次看著自己的潦草的硬筆書法,有點慘不忍睹呢。話說回來,小時候看得最多的是老爸寫的發貨單,那堆文字對我而言像陌生人般懂不到幾個,而老爸為我寫得最多的大概離不開一個 「余」字,因為每次成績單發或測驗卷發下來,總要奉上簽名,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留意我們成績,反正不要不合格或見家長便可,但總有陰雨的時候,這時我便偷偷地模彷他簽名,但不是形似神不像,就是一眼就會被老師看穿的,所以到最後我是真的自簽矇混過關呢?還是硬著頭皮勇敢面對,我也記不起了,長大後當然越來越少看見老爸寫字,所以特意拍下來,還 把它放放在網上與朋友分享,大概大伙都少看這類「異物」,馬上惹來一眾朋友對老爸的激賞:「好正」、「好型」、「很有責任心」之類的說話,真好玩!   地上有個老爸,天上也有個慈父。多年前聽高夏芳修女的講座,主題是基督徒之寶的「聖經」,高修女引述聖大額我略的說話,以「天主的情書」來形容聖經,讓我開了眼界,從沒想過厚厚的一本書竟是父親寫給子女的家書,「聖經」裡頭滿佈父親疼愛子女之情,祂不只是「教訓、督責、矯正、教導人學正義」,還有揭示祂的本質,使我們認識祂的正義、仁慈、智慧與深情大愛,從在母胎中,祂已認識我們,無論跌倒失意、抑或喜樂感恩,你總能夠找到對應的章節字句,祂甚至週到得連祈禱也幫我們想好了:「聖神也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傳教節祈禱晚會

圖片
  說起傳教,大多數人總會想起這是神父或修女的責任,教宗方濟各發表的 2015 年世界傳教節文告一開始就這樣說:「 2015 年世界傳教節正值度獻身生活者年,進一步激勵我們祈禱和反思。事實上,如果每一名受洗者蒙召在宣講所獲享的信仰的同時見證上主耶穌,那麼對度獻身生活者而言也就更是如此。」毫無疑問,那些度獻身生活、追隨基督的人,大概是責無旁貸,肩負起傳教的使命,然而,我們這些領洗後,在滾滾紅塵中生活的平信徒,所承擔的責任又是如何呢?上週六( 2015 年 10 月 17 日)晚,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舉辦「傳教節祈禱晚會」,觀看了一段菲律賓傳教士為街童服務的工作,以及聆聽上主的聖言後,兩位修女及一名平信徒為我們分享了她的傳教經驗。   操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耶穌小姊妹友愛會秀霞小姊妹,她若不提的話,誰也不知她來自台灣:「耶穌外出傳教 3 年,但之前的 30 年,他與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一起,在納匝肋生活,就像一般普羅大眾。」小姊妹選擇渡簡樸的生活,當清潔工人,甘心作「小」﹔做平凡的工作,為的是學習卑小自下的耶穌,在貧苦和被忽略的人當中,與主相遇。他們的傳教生活並不是要當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而是在生活中接近人群的神修精神。現在退休的她,閒時會探訪老人院,與他們分享基督的愛。     來自美國的瑪利諾修會賈秀珊修女:「我的修會的神恩就是外出傳教,現在我在學校工作,你知道嗎,美國的天主教學校所有人都是教友,這裡不是 …… 你知道嗎,來慕道班的人很多時都提及他們唸書時認識了一點信仰,我有很多傳教的機會!」她邊說邊流露的喜悅神色,正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呢!   澳門土生土長的平信徒 FLORENCA 在過去數年,因著學校暑假之便,和友人一起到達山西孤兒院服務:「他們是我的最小弟妹!」她這樣說。「究竟誰是福音宣講的首選對象?」答案是明確的,我們可以在福音內找到:貧窮的、弱小者、瀕臨死亡的人;那些常常被藐視、被遺忘的人;那些沒有可報答你的人(參 : 路 14:13-14 )過去以幫忙照顧那些被遺棄的孤兒為主,而今年暑假, FLORENCA 以自己所學的專長,為孤兒院的負責人辦活動,讓他們了解兒童的心理,學習如何更妥善照顧。   福傳是多樣化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與困難,兩名外地異郷人來到澳門,既要克服語言的障礙,也要適應本地的(

洗手

圖片
  透過電視介紹,才獲悉昨日是「世界洗手日」。    2008 年 聯合國大會 訂立了 國際環境衛生年 ,並由健康促進組織 PPPHW 發起第一屆世界洗手日倡議, 2008 年 10 月 15 日 號召全世界各國開展洗手活動,「世界洗手日」由此產生,這項運動目的,旨在呼籲全世界人民利用 肥皂 洗手作為一個預防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     我也有洗手的慣, SARS 、 H5N1 、 H7N9 、禽流感之類的疾病充斥後更特別注意,即使不是這些威力強大病毒高峰期,普通感冒盛行時,洗手後進食也是預防的重要環節,每次和朋友聚會總是先上洗手間洗手,我總戲稱自己是法利塞人-拘守古人的傳統,祖宗流傳下來的洗手文化,在他們眼中無比珍貴,如果不按規矩洗手就不吃飯,從市場上回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歷代拘守,絕不違反。   這幾天福音均是耶穌指出法利塞人與法學士等人的弊病,有一回,法利塞人邀請耶穌吃飯,祂不洗手便入席,法利塞人便奇怪一個猶太辣彼竟然沒有遵照祖宗訓導洗手吃飯,但他們挑剔的不是手的清潔衛生,而是指禮儀上的不潔淨,主對他說:「你們法利塞人洗淨杯盤的外面,而你們心中卻滿是劫奪與邪惡。糊塗人哪 ! 那造外面的,不是也造了裏面嗎﹖只要把你們杯盤裏面的施捨了,那麼,一切對你們便都潔淨了。」 ( 路 11:37-41) 以往讀 《 創世紀 》 上主造人的記載時,我只著重留意了祂造我們的肉身軀殼,那天一讀這段幅音時,才驚覺創造的主還造了我們裏面,外表面貌是否美麗有很多方法改善,但裡頭是否溫和良善卻不能依靠外在力量,喬裝打扮,掩人耳目只是一時,到最後還是要承擔後果,耶穌一語道破了法利塞人,禮儀做滿一百分,卻沒有敬主愛人的心,我望著鏡子,看著自己的模樣,裡頭到底有多少是反映上主的面貌?即使外表打理得整齊潔淨了,但內裡卻 邋遢混濁又有何用?   最著名的 「洗手」故事當數比拉多總督,他尋求真理,卻屈從在權力之下-順從司祭長老煽動民眾的舉動,力保自己的管治區域的安寧,但又不願承擔責任, 「 比拉多見事毫無進展,反而更為混亂,就拿水,當著民眾洗手說: 『 對這義人的血,我是無罪的,你們自己負責吧 ? 』 」 ( 瑪 27:24) 名與權這個巨大的誘惑,

如夢似真

圖片
  從小到大,不知是否腦部在夜間特別活躍,經常作夢,也常記得夢境,它多是彩色的,什麼人物也有,有時故事長得像電影般,有大量情節,很精彩,而印象最深及作得最多的是那些與死亡及追殺有關的,小時候害怕得要命,夢醒時通常都是雙手緊緊地拿著被子放在胸口,日間則常因夢裡影像而不開心,身體也是被他困擾得像虛脫般,也有試過是夢裡被打,醒來耳朵痛的狀況。   以前偶爾有把夢境寫下來,但沒有系統,只是憑記憶寫下零散片段,後來都不知哪裡去了;有時去到一個新的地方突然會有似曾相識之感,思索下便想起是夢中情景,很是有趣;雖然間中會查探一下夢的發生與關聯,但是天馬行空的夢境總讓我摸不著頭腦,失戀時作的夢也深刻,圍繞著失去及只看到他人幸福的孤單畫面。去年參加了「賞夢小組」,在導師帶領下探求夢的奇妙,六個參加者各自拿出夢境,供大家探討了解,夢是私密的、隱喻的,日常的生活情節、心思念慮、擔憂期待,在晚上大腦放鬆的狀態下它便偷偷地跑出來搔搔癢癢,透過導師的講解及大伙的鑽研,一齊破解那些看似毫無邏輯的情節,實質上卻是很有意思的提醒,透過對自己的夢境作了系統式記錄後,把自我內在深層的想法也呈現出來,現時大概也掌握了一些解夢思緒(也理解了小時候有關死亡的夢魘),話說回來,認識了夢的語言後,作夢的次數減少了,夢境也似乎已飄遠。   初聽《鞦韆的彼方》的介紹時,我以為是述說人類千百年來不斷探索「夢的語言」故事,但原來卻是小男孩撞入別人的夢的空間的經歷,一層層的反省夢與真實的人生,很多人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理想生活,有些只停留在想像的空間裡遨遊,假裝滿全了自己所憧憬的:選擇在夢裡宣洩的父親,一再在童年中流連;威風凜凜的國王在現實世界中卻是一個潦倒的大叔-對老闆不滿意、無力交房租、接受同情卻無法聽見規勸,幸好心底裡還存留一點善;城堡裡的王子卻是個長期生病的小男生,在自己的堡壘中玩得不亦樂乎;痛失兒子後白天偽裝開心晚上卻又墮入無盡休止思念的化妝店老闆;一再改變自己的創作的石匠 …… 書讀到一半時覺得太悲哀了,現實世界實有不少人缺乏勇氣踏出第一步,改變真的沒有可能的嗎?      我也曾經作過「夢」,中學時代經常看著電視直播網球節目,從中摸索了網球比賽的計分方式,很自豪耶,還沉迷那些高大帥氣美麗又厲害的男女網球員,也幻想自己成為那個站在中央球場接受萬千

重要與不重要

圖片
又一次人生意外。 10 月 8 日中午,持續了一周的下雨颱風天,終於放晴。 可惜,對我來說,卻是下雨。 那個魯莽的司機,硬闖了紅燈,害我連人帶車倒下。 右邊身軀明顯損傷,心跳動得厲害、手也發抖、呼吸急促,警察來取資料時,筆抓不攏,連簽名也東歪西倒。 護士無法為我量血壓,只著我冷靜才可,我嘰嘀: 「 這種生理性自動反射,如何自壓? 」 在醫院裡稍休息後,心才定一下,進行了一連串的檢查後,還好沒有骨折,但由於仍有心悸,於是再做了心電圖及抽血,結果報告也正常。 好不容易往交通部處理完畢,拖著疲憊飢餓的身軀回家,安頓下來後才發現胸口有點痛,後腦有點涼涼怪怪的感覺,隨即冒了冷汗,估計是倒下時胸口壓在後視鏡而不自知。 裡頭有斷骨嗎?有出血嗎?會不會有什麼地方有問題而不自知?一方面自責怎麼剛才在醫院沒發現這事,醫生也沒有仔細檢查詢問,另一方面又不想家人知道擔心,只得自行留意身體的變化,也估算情況再壞時要如何處理。 心情鬱悶得揮之不去,漫漫長夜,如何渡過? 睡夢中我會否死亡? 今夜,我會否死亡? 這個我從小就開始熟識的朋友,再一次來敲門! 多少次學習處理,到頭來,在要緊的關頭,身體的記憶跑出來喧鬧著! 剛過去的九月初才經歷過手術,分享時友人說能感受我的驚懼,說實話,雖然是第一次入手術室,那次是充滿平安地接受的,相比這次卻是馬上籠罩著死亡的陰影! 我想到年底的兩個夢想未能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這一年勤奮操習後仍然泡湯;那個與偶像見面的夢終究只是一個夢而未能實現,只能留待天國相見,我的團友們會否找出她在日本的聯絡方法,把我的事交待一下,幫我圓夢? 房子才剛開始裝修,如何處理? 我是否需要和朋友告別?別人又是否說我小題大做? 我要否告訴那個我只單方生她氣的朋友,告訴她我的感受? 至於那個我最在意的,我又要拜託他人轉述嗎? 堂區的聖誕佈置,要轉換人手了 …… 腦袋的念頭千百轉時,手中翻開了寫下 10 多年的 「平安紙」,將一些事情再寫清楚,把它放在家人容易發現的地方,然後發現,原來有時間準備還是會使自己安心一點,免得他們手足無措。 看看時鐘,已是差不多十點了,我想一想,我還有多少時間呢?我要否把鬧鐘調到每兩小時鬧一次,以確定自己仍在世上?如果今夜要返回天家,祈禱準備才是首

人生三要素

圖片
   7 月某天,頂著大太陽跑步後,小毛巾與衣服已然濕透,汗水大粒大粒地滴在地上,拉筋後脫掉運動鞋狂吸水,累極地躺在地上休息,水樽、毛巾、運動鞋隨意的丟在一旁,我就把那畫面留住了,放在臉書與朋友分享,並命名為《人生三要素 》。   朋友的留言很好玩的,有猜: “Run! run! run! ” 、有猜: “ 水、陽光、空氣 ” ,有猜: “ 運動、樓 、汗水 ” ,是有些和我想表達的近似,但不全然, “ 水、陽光、空氣 ” 是賴以生存的必然物質,缺之人無生氣甚至死亡;只一股腦兒的 “Run! run! run! ” 的話,可能會碰得焦頭爛額;運動和汗水 可歸一類,但汗水也可解作工作拼博吧;猜樓宇的讓我笑了,照片遠處的龐大博彩建築物,影響了澳門萬千勞動人口,若是樓宇的話則整個澳門升斗小民已為其瘋癲,房地產的不理智上漲,使得大部份人成為房奴,墮入商人的貪婪漩渦裡頭,沒有安居樂業,不能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在這世代是可悲的,更可悲的是遊戲已經開始,不能返轉頭!   其實,我的答案就在照片最近處: “ 天主、水、運動 ” ,那條橙色毛巾是參加韓國朝聖團送的,沒有主的創造,沒有生命,沒有聖神的氣息,沒有生命;脫離了水(恰巧地水樽還寫上有 H2O 這個化學元素),離死亡也不遠矣;而球鞋代表運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工作上力求上進、自身修德立行、趨向美善、但也要有健康身體才能前進,常運動保持魄力;人生三要素 ,缺一不可!

我的護守天使

圖片
  今天(十月二日)是護守天使紀念日,數天前(九月二十九日)才慶祝完聖彌額爾 (St. Michael the Archangel) 、聖嘉俾額爾  (St. Gabriel the Archangel) 和聖辣法耳 (St. Raphael the Archangel) 三位總領天使的贍禮日,一時之間,突然跑了很多天使出來。   三位總領天使中,我最熟悉的當數聖嘉俾額爾,這麼高興的天主使者,想想看,他接命令委派去報喜,知道上主的救贖計劃,何其激昂!大概 馬上 展開六個翅膀飛到瑪利亞的家!他又是第一個聽著聖母回答 “YES, I DO!” 的天使,那一句讓天地動容的說話,傾倒了全世界,何其喜樂!他還被派遣向未能生育的匝加利亞及依撒伯爾報喜,有多少不能生育的婦女聽到醫生說有喜時的心情該是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呢! 聖嘉俾額爾手上像拿著照相機,留住美麗動人的一刻!   對於聖彌額爾,這個威武的化身,能戰勝魔鬼,原來,他的名字是「誰如上主」?驕傲的魔鬼不認識上主,我也要常祈求心內的天使戰勝傲慢的魔鬼,尤其是腦裡經常出現拉扯的念頭時更甚!   至於聖辣法耳,則沒有概念,透過望廈堂鍾神父的介紹:他帶來「天主醫治」,在《多俾亞傳》以魚膽治癒多俾亞的眼疾,原來,以前白馬行醫院就是這個名字,如果,澳門有間新醫院再取這名字多好,嘻,我的近視散光老花飛蚊,還有老媽的白內障有救了!    其實以往我並沒有留心守護天使的,只記得依撒意亞先知提及的「色辣芬」天使:各有六個翅膀:兩個蓋住臉,兩個蓋住腳,兩個用來飛翔,不知六個翅膀會否打架?家附近的聖老楞佐堂門口上方有兩個小天使像,可能放的位置太高了,似乎無人留意顯得他們有點寂寞,有時入聖堂時我會望一下打聲招呼;到八月某天的一大早參與彌撒時,驚喜發現祭壇正中央的玻璃壁畫,刻有四個天使,這些天使透出紫色光,似乎在為聖老楞佐加冕,非常美麗!而約在個多月前,聖堂大門口門前樓梯又多了兩個大的天使石像,歡迎進堂的每一位教友及旅客,他們雙手緊握、眼望下方,教我們祈禱的態度,大大的翅膀穩立在背後,隨時執行上主的命令及保護我們,我現在進堂時都會感謝他們的守護,守護聖堂、守護我們每一位!             而我的護守天使又是怎樣的呢?想像中的他該像我愛玩及佻皮的,若是嚴肅的話不知被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