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5的文章

「看,何其美哉!」-聖言同行者工作坊記事簿

圖片
  翻看資料,才驚覺自己參加了多年的「聖言同行者工作坊」,由起初越洋過海,去香港學習,到澳門自家主辦工作坊,一晃眼,渡過了5個年頭。   自2009年開始,每年於暑假期間,天主教香港聖經協會舉行「聖言同行者工作坊」,第一年的主題是「小組讀經真妙」,那是我跟隨天主教澳門聖經協會會員前往的。那年由高夏芳修女、李子忠先生、容若愚先生等人帶領著我們,一窺聖經的面貌,原來這本全世界銷量最高的聖經,裡頭蘊含的寶藏可真不得了!基督徒的經典-「她是一本書,記錄一塊地、一個民族、一段歷史(李子忠先生)!」「她是一本書、一道靈氣、一股動力、一個愛的見證(高夏芳修女)!」原來,聖言可以由多角度去欣賞體味-由聖地文化至現代藝術;原來,古往今來的讀經方法不知凡幾,只要願意必能找到;原來,嚮往聖言的人多不勝數,每人都被她吸引。   2010年的主題是「古喻今遇」,耶穌出來傳道三年所講的道裡不少,使用的比喻不計其數,顯示了祂在生活中觀察入微(如商人買賣、婦女持家、農夫撒種、宴席坐位等等),以受眾的文化程度,去講解天國的奧秘、做人的道理;實在驚歎祂的學問、智慧與修養。   2011年的「聖道奔馳」,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宗座勸喻,作鉅細無遺的介紹,原來,教會的文獻聖傳,是我們珍貴的記錄;原來,除了讀經,我們還可藉着神長修女的幫助,吸收經文的精華;原來,聖言自有祂的生命力,不受限制地在每個時代裡奔跑,更隨著不斷的誦讀而成長。「譬如雨和雪從天降下,不再返回原處,只有灌溉田地,使之生長萌芽 …… 同樣,從我口中發出的言語,不能空空地回到我這裏來;反之,它必實行我的旨意,完成我派遣它的使命。」(依55:10-11)     2012年,「喜相逢,不恨晚──與主交往之妙」,來到咱家門口了!雖然我因事未能全程參與,但在短短兩日裡,接待著200多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耶穌和古代人物的相遇的故事,卻似穿梭了時空歷史,和現代的我們共聚,遇見耶穌後,是跟隨抑或背道而馳?     到2013年幫忙籌辦「只緣身在此山中-細聽耶穌的山中聖訓」聖言靈修營,實在是驚喜連連,參與佈置場地那一晚,在有限的經費與人手的情況下,只弄來一些假石、一些植物、一兩塊紙板,再加上十字架與布條,在偌大的體育館舞台上,這一切都顯得那麼渺小!沮喪之餘,楊祖羅神父靈機一觸,使用有限的物料,佈置成一

由一張照片說起

圖片
  短短 4 天,上載臉書的一張照片竟然獲得了超過 1,400 個讚,意想不到呢! 當然,不是我有 1,000 個朋友讚,照片也並非放在我的版面,而是一個名叫 HUMANS OF MACAU 的專頁。   讚好 HUMANS OF MACAU 的專頁,只因它的宗旨是訪問一些澳門人/在澳門生活的人,透過他們的分享,讓我們發現澳門不同階層內每個澳門人的故事,專頁目前已有超過 3,000 個朋友讚好,有時看到那小小的故事裡,充滿小城的人情味。   近這個月,我也加入了關於「澳門道路情報」的組群,透過網友接收交通情報,然而,我卻發現,網上很多揭示司機惡行的資訊,當中有不少是似是而非的言論,回應的朋友也不少,同意或不同意皆有,端看個人的角度。越看得多,越體會了現在正經歷「全民監察」的年代,或許你無意的一件事,又或自認為對的一件事,在其他人的眼中認為是錯的,便已不經意地被進行審判;上載的圖片大多夾雜著很多情緒,以及粗言穢語,我無意判斷裡頭的對與錯,只是在網上這樣的謾罵,給每個接收訊息的人都帶來一些負的能量。   「上周六,踏上最後一班往氹仔的 MT4 公車,行經旅遊塔站時,忽見司機離位探頭張望,狂呼外面的乘客,不斷提醒他們這是尾班車,著他們快一點(因有些人還在離很遠的地方),等齊所有人才開車,還解答乘客的疑問,車上人也沒介意等待,真好。這樣的一個小舉動,溫暖的不只是車上人,還有澳門。」坐在車上的我經歷這事時,沒有猶豫地馬上按下快門,把小小的一幕拍下來,並張貼在臉書上,那刻,我只想社會有更多的正能量,不只是上述看得太多的負面報導,還有不時聽聞乘客搭巴士的艱難、與司機先生的角力、以及忍受無時無刻掘路的澳門,我期望,藉著這晚的溫暖一幕,能讓人找回相處的美好。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瑪 5:13-14 )司機先生就是那一點光,為小城添上溫暖。

牧者離開

圖片
     因著聖若瑟勞工主保堂,我們認識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因著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我們認識萬嘉諾神父、文沛宇神父。   怎樣也想不到兩個離澳門十萬九千里的南美洲秘魯及非洲剛果的神父,會跑來澳門為我們服務,但天主就是這麼可愛,把兩個神父千里迢迢的召來,學習艱難的廣東話 ( 對外藉人士來說,廣東話有九個音節,比普通話難學多了 ) ,把主的道傳給我們。多年來,他們在堂區以至社區默默耕耘,把主的聖言大把大把地撒在我們心上,在日常生活裡,為我們樹立基督徒的榜樣,關懷弱小的兄弟姐妹,有時又像朋友般和我們打成一片,相信和他們兩位在一起的教友,不論在服務又或參與活動時,都會深刻感受到牧者的慈心。   今天,兩位牧者遵從長上的安排,離開澳門返回家鄉,堂區為他們辦了一場歡送會,答謝他們在堂區及澳門的付出。首先我們送了一首《那天再重聚》的歌予萬神父,歌詞道盡了所有的不捨-「念當初歡聚於一起,笑說心裏大志 …… 今天一別竟不知,那天再重聚」,一晃眼來了十二年,萬神父講話時感謝天主給他來澳門,這裡也是他的家,他會為我們祈禱,也請大家為他祈禱,希望有一天再來澳門;而文神父則率眾一起高歌《朋友》-「從不相識開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摯待人」,永遠笑容親切的文神父將會繼續深造,他歡迎我們到他家鄉找他。    我們還特別送上印製了他們名字及大三巴標誌的 T 恤,叮囑他們回鄉後不要忘了中文字呢。歡送會有不捨,但沒有傷心難過,因為明白這是上主的意思,無論他們在哪裡,我們在主內仍是共融一起,盼望有朝一日,這一聲「再見」便會實現!歡送會就在所有的擁抱、握手、合照與保重聲中結束!   願上主豐厚賞報他們、願基督與他們同行、願聖神賜他們智慧,繼續榮主愛人!

寧靜致遠

圖片
  廳間的掛畫「寧靜致遠」要退役了。   那是 2007 年在陝西服務後,領隊為我們安排了 2 天的遊覽,途中午飯時購買的。那天炎陽高照,大伙兒被曬得頭昏腦脹,車子開到了一家很大很大的餐廳,我們忙不迭起上樓用膳補充體力,一上樓我就嚇了一跳,因為餐廳到處掛滿了書法字畫,還有不少書法家即席揮毫,對我來說邊吃飯,邊看畫真是件很新鮮的事,加上喜歡書法,於是我顧不得吃飯,大部份時間跑去瀏覽那些字畫,在這匆忙的個多小時裡,我跑來跑去、看這看那,不少作品都很不錯,但獨是這幅「寧靜致遠」一直莫名地吸引著我,我問了一下價格,多少倒忘了,只記得還真不便宜,腦裡盤算是否購買,還要考慮如何帶回澳門,服務員在旁看見我這麼有興趣,猛說是某某出名老師的作品 ( 是誰的真跡可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我不認識他 ) ,然後開始調降價格,就在導遊催促離開餐廳的千鈞一髮,感性戰勝了理性,心滿足地抱著它下樓,然後它便一直放在背包裡,從西安繞了半圈地球,背著回家。   從那時開始,它便恰如其分地靜靜掛著,每當看書寫字,或坐著思考,偶爾抬頭看它,便有一份心安之感;我其實並不認識原文,也沒想過要找出處,過了幾年之後,才知道「是故非 澹泊 無以 明德 ,非寧靜無以致遠」,古人真有情懷,在竹林下看書作詩品茶,在萬事萬物中體會天地人和,毋用追逐名利、無須營營役役,用心品嚐一簞一瓢,這種修為實非易事,放諸今世代更是難也;這幾年學習靜觀只是領略一點皮毛,遇事還是會心緒難寧,有時更會暴跳如雷,到達彼岸仍有待加強。   誰知過了幾年,隔壁的朋友長期開著冷氣,遇上我放字畫的牆壁卻是日照滿滿,兩者一碰之下,牆壁開始滲水,發現之日,字畫已是有點水跡了,加上我沒有好好保養,字畫像飽歷風霜的老人,已是垂垂老矣;現在我正規劃作一次大裝修,希望滲水之牆能得解決,而這幅隨行多年的「寧靜致遠」,即將走進歷史。雖然外在之物不在,但寧靜致遠的情懷,仍是我一生的功課。 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 2:19 )   引自百度百科: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 劉安 的《淮南子 : 主術訓》, 諸葛亮 的《 誡子書 》也有引用。 《淮南子:主術訓》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

天長地久

圖片
主啊! 日落日出 黑夜白晝 潮汐潮漲 祢都在這裡-堅定不移!     主啊! 雨天晴天 陰霾艷陽 寒霜春暖 祢都在這裡-恒久不變!     主啊! 寂靜喧鬧 痛苦歡樂 分離相愛 祢都在這裡-毫不動搖!   主啊! 花謝花開 相聚獨處 心淡心慈 祢都在這裡-始終如一!   

澳門四日三夜遊

圖片
  去年底,台灣室友在網上開了聊天室,失散多年的老朋友又再見面,我今年一月份到台北參加世界華語聖經大會,結束後我多留了 2 天,匆匆忙忙的逐一和她們見面,真開心。到 2 月底,就換她們過來澳門見面,我當然一盡地主之誼,順便我也可以以遊客身份,看看這個 “ 完全變態 ” 的澳門。 遊澳第一天感想: 1. 打的從機場到駿景酒店,車資 37 元, 3 件行李每件 3 元,機場附加費 5 元,總數才 51 元,司機卻收 67 元,真坑人呢! 2. 超市東西好貴,一顆日本蘋果 100 多元,兩顆台灣蓮霧 19 元,折算 80 元,台灣 100 元可買 7 顆喲! 3. 威尼斯人的停車場好大好大,台灣的都沒有一個地方這樣大。停車費 20 元一小時,天呀! 4.     安德魯葡撻在威尼斯才 10 元一個,只比外面貴 2 元,不賴; 遊澳第二天: 1. 大利來記豬扒包好好食,賣 32 元,可是比 E.S. Kimo 的 16 元貴 2 倍;飲品太小杯; 2. 3. 一條街竟然有超過 3 間鉅記; 4. 大三巴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 5. 教堂聽音樂不用錢,捧; 6. 路邊停車費最便宜, 1 元 60 分鐘; 7. 恒友分店魚蛋一串 5 粒賣 3 元,好吃。 8. 為什麼賭場都可以拿這麽大的土地? 9. 霓虹燈太亮了! 遊澳第三天: 1. 澳門旅客這麽多,怎麼免費 wifi 那麼少? 2. 填海的泥土哪裡來?沒幾年土地就能用,房子不下陷嗎? 3. 都光禿禿的好可怕; 4. 房子很貴誰買得起? 5. 燉奶以前來 …… 忘了多少,現在同樣一碗 27 元,可怕。   還有在我家吃飯,兩個媽媽拉著我媽問怎麼帶小孩 ( 有夠爆笑 ) 、怎樣煮菜,對老媽的廚藝讚不絕口: 豬排炸的香酥多汁,魚呢!蒸的鮮美彈牙,除了魚骨吃不得以外,整條魚吃的一乾二淨~要不是最近肥,都想把剩下的魚汁拌飯多吃一碗! 葡國雞軟嫩入味,和馬鈴薯一起煮,真的是恰到好處,好吃說! 青菜雖然料理方式簡單,但對於食材的天然鮮甜,印象深刻! 冬瓜香菇切小粒肉碎湯,比較清淡,化解豬扒及葡國雞的膩!   還有呢 ….. 一齊看以前的照片真的很好笑啊,還好

若是愛上了,就留在愛裡...

圖片
2015 年 6 月 27 日,天氣晴,第三次參加執事晉升司鐸的典禮!     想不到呢,已經提前半小時到聖堂了,座位還是已滿滿的,無論是林文森執事遠道由印尼而來的家人、執事所屬耶穌會的伙伴、堂區教友、抑或一眾聞風而至的主內家人,均早早到達聖堂,為的當然是為這個新鐸祈禱,也是同頌主恩,祂在我們中間,揀選了牧者! 座位太後,不時要墊腳才能看到前方發生的事   執事的家人均穿著民族服裝之外,且在奉獻時跳舞,而聖堂的佈置也充滿印尼風情,印尼雖說不遠,但也是執事願意離開家鄉,接受派遣來到這裡為我們服務,能不感恩嗎? 師傅做什麼,徒弟也做什麼! when I fall in love......      典禮長達兩小時,過程中多次被觸動:進堂詠 《上主庭院》- 整個祭台都坐滿神父,還佈滿祭台前兩旁座位-上主永為萬乘之尊、諸聖禱文-五體投地的執事馴服於主前,整個天上聖人都為他祈禱、執事家人為他穿上祭衣-家人也慷慨願意、到最後尤其驚喜-由新司鐸拉小提琴,所有耶穌會士獻唱 “Here I’m Lord” ,再一次向上主說 “ 我願意 ” ,這些經典時刻教天地動容,感謝讚美至高的天主! 聽過耶穌會士唱歌嗎? 主啊!何等喜悅,有人進入你的聖殿! 主啊!何等美善,有人承行你的旨意! 主啊!何等自在,有人回應你的召叫! 願上主豐厚的慈愛全然充盈新鐸林文森神父!

初心

圖片
  剛領洗的代女,充滿喜樂與感恩的心, 看著她的喜樂,常說要當上主的乖女兒,不知怎的,我很怕她跌倒,所以我著她 寫下這時的感受給我,若有朝一日她跌倒時給她看她當時所相信的,我真是一個壞蛋,怎麼會有這樣的心腸!   她從沒問我為何要寫,二話不說答應了。看著文章真有老懷安慰之感,上主一步一腳印的帶領她,使她重生,更欣喜的是每一段附上聖言,可見聖言進入她的內心,和她結合,感謝天主,她的生命從此不一樣!我的顧慮真是多餘,有萬軍的上主帶領,還懼怕什麼?   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我還害怕何人﹖ ( 詠 27: 1) ******************** After Baptism ~~ By Cheryl Cheong 從二零一三年第一天慕道起,我告訴自己,我一定不可以領洗,因為我實在罪大惡極,不配成為天父的女兒。 天父一定不可能原諒或接受有一個十惡不赦的女兒,所以我決定不會領洗。慕道只是讓我好好認識一下天主的故事和道理。但是經過神父、修女和幾位教友的講解,都分別告訴我耶穌到世界上來,是為拯救罪人。天主的愛是無盡偉大,無論我犯了什麼,有什麼不完善,祂都無私地愛我、救贖我。漸漸我便改變初衷,決定領洗。原來衪是不一樣 的神 ; 那是不一樣的池 ; 它是不一樣的餅 ; 從那天起 我都是不一樣 ! 叮 ! 我決定了受洗,成為了天父的女兒。那天,站在領洗池前,彎腰受洗,神父以父、子、聖神之名給我付洗,當下我感動不已,我只想高呼,我成為了天主的女兒了 ! 那個領洗池好像好像帶我到了天父的跟前 ; 那些聖水彷彿洗刷了曾經認為的罪惡。其後的聖體聖事,突然我感受到我在主內,主在我內的意義,我的內心充滿了平安、喜樂。 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求你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 ( 詠 51: 12) 。 嘩 ! 我多了一份無形的依靠。 從那天起 衪 一直默默地支持我,使我有力量大膽向前踏步,使我的生活更充實。從那天起我決定把我的生命交托到衪的手中,現在我無時無刻都能感受衪讓我依傍著。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學習都好像比從前順利,因為在衪的領導下,我變得有信心,內心都充滿著平安。我會努力學習成為天主的乖女兒,積極鞏固我的信德。 我主,求你開啟我的口唇,我要親口宣揚你的光榮 ( 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