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雜感


  經歷四十天的靜思,想耶穌的苦難,為自己做點克己及補贖

  然後,踏入苦難基督主日,熱情地像往昔的以色列人般,歡迎耶穌進城、歡迎耶穌進入內心。
  然後,步進聖週四,看耶穌的溫柔,默默為門徒洗腳,默默地祝聖自己的身體,默默地一點一點地付出。
  然後,錐心的聖週五,無論基督讉責多少次,仍然會重覆犯錯:沒禮貌、埋怨、嫉妒、懶惰、自傲、缺乏愛人愛己之心然而,更奇怪的是,耶穌卻始終如一,對我們不離不棄。
  然後呢?聖週六無所事事吧?
  一向來說,餓著肚子投入聖週五的苦難禮儀後,我們也彷如十字架的耶穌一般:「完成了」,靜靜的等待那復活的耶穌,尤其是常常碰到烏天黑地的春雨時節,足不出戶的等待再等待,或許只待在家裡懶洋洋的望著雷雨發呆,然而,那場鋪天蓋路的雨彷彿可以潔淨疲憊的心靈,甚至沖刷整個世界的罪污、又或是上天為一個義人的死亡而淚奔?現在是這樣,那麼以前呢?那天豈不也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天而已,地球不會因某一人的出生或死亡而停止轉動,一宿無話,人類仍然繼續浮沈的生活,沒有特別,沒有特別。
  我從前也會想,到底這一日有沒有翻天覆地的事情發生呢?
  當然,為某些人來說,有一個人死亡,而他的死亡可以牽動整個人生,整個生活:
  遙遠的兩千多年前,遙遠的耶路撒冷聖地,聖經上記載的一群人圍著耶穌團團轉:
  六個婦女雖然哀傷,卻仍要挺住心神陪伴被一把利劍刺透的瑪利亞,她們想起耶穌的風采、想起他的迭事、更忙碌的是在準備香料,為的是補救一下昨天太草率的埋葬了。
  門徒們失望至極點、恐懼成為下一個被捉拿、被釘死的對象,失去龍頭耶穌後他們顯得六神無主,不知該往哪裡去?去?留?終於為首的伯多祿回憶起耶穌所說的話,就待個三天吧,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
  猶達斯不忍出賣師傅,他大概更不能接受自己被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黑落德與比拉多,一丘之貉,相互沉醉在自我的權力世界中 - 卻不知權力與智慧的源頭!
  尼苛德摩-猶太人的拉比,不枉飽讀聖言,能在終老時明白重生之意,更能領悟耶穌才是人類的救主,到底他日後會如何傳揚福音?世界上有多少學者只是相信自己的學識而不能接受造物主的呢?
  亞納斯、蓋法處決了一個眼中釘不是該高興慶祝嗎?然而,他們更像驚弓之鳥,耶穌的預言成為他們的計時炸彈,10987654…有時人就是這樣,以為掌控大局,到最後只能惶恐度日,夜夜不成眠……
  還有值班司祭,正忙著修補聖所帳幔、在革責瑪尼莊園那赤身露體的少年,怕父親的責罵而偷溜出家看熱鬧、權貴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先生…..還有那患病38年的癱子及胎生瞎子,他們跟耶穌相遇後人生會被改寫嗎?
  還有耶路撒冷的一些市民:麪包師傅、做生意的肉販、木匠、招待朝聖者的商人,真正的法利塞人……他們在想什麼?
  其實,正如書上所說的,耶路撒冷全城的人在這一天之後將要接受到一個極大的震驚而原因正是因為:並沒有人在等待什麼。
  感謝穆宏志神父,他對聖經的認識及豐富的好奇心實在太厲害了,讓我對那時那刻的耶路撒冷一窺全貌(至少已概括了最重要的人物,以及耶路撒冷的市民),每個角色似乎寫到心坎裡,尤其是與耶穌有密切關係的人,藉著他們的回憶,與耶穌之關的點滴關係,讓我讀來更覺親切,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一天的黎明、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黃昏、晚上、夜晚,就這樣發生了,然後,等待一週的第一天的黎明,黑夜消逝,曙光來臨。
  聖週六寂靜無聲,不像聖週四的感動,沒有聖週五的哀傷,更不能和復活主日的歡天喜地相比較,它是如此的專注與沉默,守候在主的墓旁,它沒有任何角色,但卻又如斯重要,因為:「往昔和現在全屬於基督、祂是元始和終結、萬有的根源、寰宇的依歸、時間屬於祂、歷史屬於祂、光榮與權能也歸於祂、直到永恆。亞孟。」

07-04-201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