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朝聖最終章—穆希亞的餘韻

 




看似結束徒步旅程了,原來還有餘音!

 

距離菲尼斯特雷約30公里,有另一座海邊小鎮── 穆希亞(Muxía),它與聖地牙哥及菲尼斯特雷形成一個三角形,因此,也有朝聖者先往穆西亞,最後以菲尼斯特雷作尾站,視乎各人的選擇,三地均有公共巴士往返。同時可取得另一張徒步證書。

 

穆希亞小鎮並不大,車站旁停泊了很多船隻,信步由車站往上的小徑,以石造的梯級首先登上地勢較高的寇比紐(Monte Corpiño),由此遠眺整個大海和俯瞰整個穆希亞,小聖堂Igrexa de Santa María de Muxía聳立在山丘上,有如主教山望崖聖母小堂般保護著山腳下的整個小鎮,被風侵蝕得斑駁不堪的牆壁、地上石隙生長的青綠野草,見證著這裡的歷史,小聖堂的銅鐘、和岩石邊的十字架,在澎湃的海潮聲中散發著恬靜的美麗!

 


從山丘再向前行到達另一邊的海岸,是著名的聖母船(Nosa Señorada Barca)保護區,其上有座航船聖母聖堂(Santuario da Virxe da Barca),傳說是聖母瑪利亞搭乘石船來幫助聖雅各伯傳教的登陸地點,2013年的聖誕節那天被雷擊中引發大火,教堂內保存了幾個世紀的巴洛克雕像全部付之一炬,如今劫後重建完成,挺立在岸邊繼續保護居民,裡頭有很多船隻模型,不知道是否船隻下海時舉行祝福禮,再把小模型放在聖堂內保存呢?




 




這一帶的海岸被稱作死亡之海(Costa da Morte),只因過往很多沉船事件發生,現在岸邊矗立著高約十一公尺的巨石,是為了紀念200211月威望號(Prestige)油輪海難事件而豎立的紀念石,它在距離加利西亞海岸200公里的海上爆炸沈沒,造成超過六萬噸的原油外洩,是西班牙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岸生態浩劫,巨石名為A Ferida,中文意思為「傷口」,中間似是閃電般硬是把石頭劈開,在陽光照耀有石破天驚之勢,非常顯眼。而這裡也是另一個0 KM的里程碑,與這塊巨石一高一矮相映成趣!




 

聖堂的前灘是巨大的岩石群,很多朝聖者或坐或躺的在大海前沉思,描述聖雅各伯之路的電影「The Way」,男主角父親Tom將他兒子Daniel最後一把骨灰,就是撒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西洋,Tom由不解兒子的行為,直至走畢全程,到這裡終於釋懷,明白兒子對他所說的「你沒有選擇生活,而是在過生活」,感動了很多觀眾,也惞起了朝聖熱潮。我來到這個簡單純樸的迷你小鎮,特別覺得寧靜舒暢,在深藍和碧綠的海水中捲起白色的海浪,每一次衝擊岸邊,和泥黃色的大岩石形成層次分明的圖畫,海浪把思潮捲進海底,乾淨得再無牽掛,我在這裡,戲劇性的重遇路上的同行者,她躺在這裡多時,看海水拍岸浪花激揚,聽海風吹拂潮水湧動,如一尊塑像,也好像一直等我和她再遇,那裡再有比天主更美妙的編劇?

 

遠離塵囂又簡撲的漁村小鎮、停泊的船隻、燈塔、聖堂、0公里里程碑、閃電紀念石、大海、陽光、土地、海鷗、天空,所有這些元素,構成了「Camino」的正式句點,別人的故事可以借鑒,但唯有自己親身走一趟朝聖路,便可以品嚐當中的酸甜苦辣,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告訴別人你的曾經!

 

多年前聽友人說旅行的意義是為了回家,朝聖,也是為了回家—只要在塵世走完朝聖之旅,便可返回天上的家,安憩在主內。漫漫長路,無論在前在後,無論路程走得長或短,我們各自以生命回應,踏著同一條路向前邁進,一起走吧!





刊登於8月6日的號角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