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7的文章

夜幕下的山頂醫院

圖片
老媽 的骨頭要 照片 被安排在晚上九時 收到時間通知時也嚇一跳 這麼晚還在運作 辛苦工作人員了 早已過了晚餐時間 雖是 農曆 假期前夕多了人外出 交通仍然是暢順的 沒花多少時間便到達了 夜幕下的山頂醫院 除了路燈外 就只有大堂及急診兩邊發出光芒 醫院內沒幾個人 大堂,靜俏俏的 藥房,靜俏俏的 詢問處,靜俏俏的 小賣部,靜俏俏的 走道,靜俏俏的 社會工作部,靜俏俏的 抽血部門,靜俏俏的 靜得好像貓兒懶洋洋走過時也可以聽到聲音 想起以往在佛教營隊當義工 七嘴八舌的小朋友使集會變成菜市場 那些師傅總會對著他們喊: 「最高品質」 小朋友自然齊聲回答「靜俏俏」 然後嘴巴閉上把時間還給師傅 聆聽他們的教導 現在似乎也是一樣 日間的熙來攘往 人聲鼎沸 全都不見了 醫生、護士、助理員、 檢驗員、職員、藥劑師、 清潔員、保安、 病人、家屬、社工 …… 彷似魔法般被變走了 醫院像每個上班族 忙忙忙 衝衝衝 不停接待一個又一個人 眷顧關愛一個又一個人 在一天疲憊的工作後 發出了呼聲: 「我要休息」 過了晚上 過了早晨 迎接第二天 雖然 急診科仍在打仗 病房裡的護士不會閒著 檢驗師隨時候命 在我們好夢正酣時

「喜樂主日」的喜樂

圖片
台灣的基督生活團員 與澳門的 基督生活團員 相約在聖母無染原罪瞻禮日的傍晚 就在距離台大不遠的印度餐館裡 濃香撲 鼻 的咖 哩 引起食 慾 也刺 激 交流 她們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一一解答我們這些生 活團「菜鳥」的疑問 兩地共八個團員的嘴巴 忙過不停 教友的熱情溫暖 環境的鬧哄哄 與身體因咖哩的發熱 裡裡外外暖呼呼的 真是過癮   飯後大伙一起步行到「耕莘文教院」 因著「團體」關係 得以參加耶穌會神父的講座 開始前有少許空檔時間 我們走進一樓的「古亭耶穌聖心堂」祈禱 教堂裡只有祭台的燈光 以及兩旁聖母像、耶穌聖心像的燈光亮著 中間座位都是黑 漆漆 的 留心才會看到有一兩個人坐著 一天裡東奔西走 難得有這寧靜空間喘息 「 當你祈禱時 要進入你的內室 關上門 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 ( 瑪竇福音第六章 6 節 ) 外在的空間有了 內在的空間也要準備妥當 昏暗的燈光下 把我的思緒帶回求學的時代   聖誕節在澳門是習以為常的節日 到了台灣升學 沒有聖誕假期 市面上也沒聖誕氣氛 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種落差 大一那年的平安夜 非教友的我硬是抓了幾個非教友的港澳同學(差點寫了港澳同胞) 跑進「耕莘文教院」參加子夜彌撒 務求沾上一點聖誕氣氛 彌撒就如往常一般 讀經歌詠講道 所有情序我都參與其中 所有情序任何人都可參與其中   唯獨領受聖體的神聖時刻     人群進進出出 我在座位上安坐 探頭探腦的觀看排隊人潮 不覺竟發現一些不熟識的澳門同學領受聖體 心裡面頓時不是味兒 忿忿不平地抗議: 「平常看他不怎麼樣,他竟然是教友?」 這個沒來由的情感 到底是純粹妒忌別人? 便載上有色眼鏡無理批評 硬是加了所謂「教友」的外衣在別人身上? 抑或是想一嚐聖體的滋味? 現在已無從稽考 印象中後來也沒再踏足「耕莘」 也沒有在台灣接觸信仰     一晃多年 由台灣回到澳門 跌跌撞撞 經過慕道排除萬難成為天主的女兒 誰會想到再踏足此地時

回家之旅

圖片
  難能可貴的中學同學說好了 N 年的旅程,目的地終於敲定為我們來說別具意義的台灣,趕在這個總要抓緊時間的世代 , 心怕一不留神誓言幻滅 造 成無法挽回的缺憾,在大家忙得一頭煙的美麗初冬時節, NX609 號班機載著三隻保存著友誼的朋友,航向留下青春回憶的寶島!   說好聽是瀟 洒 的沒有預定行程,但實際上真的沒有時間規 劃 ,大伙趁這個小假期喘一下氣 , 丟下繁忙的家 庭 事與工作事 , 就是這樣隨意的逛、隨意的停、隨意的看、隨意的吃與隨意的拍,假期讓人輕鬆、離開澳門使人消除壓力、回到台灣更是甜絲絲喜孜孜,台灣歡迎我們的,最具代表就是挑戰體重的美食,五天四夜除了網上的兩三間 人氣餐廳 外,其餘的就 很 隨興:牛肉麵、蔥抓餅、蛋餅、豆漿、油條 、 滷味、阿宗麵線、紅豆餅、水餃、鮪魚蛋吐司、乾拌麵、鹽酥雞、蜂蜜苦瓜汁、冰捧、台大的紅蘿蔔吐司、冠軍麵包、飲冰室奶茶、每天必吃的乳酪 ...... 天呀,怎麼連久違了的玉米濃湯也登場!那些年的回憶蜂擁而至,還好聯軍同盟才能對付這些大殺傷力武器 ......   這樣的輕鬆愜意不趕時間的步調,還 看了 一部爆紅的動畫片《你的名字》, 個人對時空人物 感比較 混亂較難掌握電影 情節,然而 現實 中見仁見智的「如意」為我們仨來說是踏實的,留戀過去或幻想未來就存 留 在電影裡好了!   年月累積的好處是彼此認識,遇事不是沒有爭執而是凡事好商量,怎一語包容能說得盡呢?感謝她們友善地容許我離團一天,讓我能見到老同學與新朋友,而對於她們的忘我購物 過了用餐時間 我 則 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各有所好各取所需,讓台灣的回家之旅只留下歡笑聲,感恩天主賞賜這樣的友情!   對這塊土地總是保有一份情意結,那是台灣人友善與歡迎的味道,這次旅程難得與大學同學碰面 ,不管是從桃園開 車 40 分鐘上來台北的林氏伉儷、還是向先生請假兩小時出來短聚全職媽媽兼全職律師,手摘柿子橘子、手釀啤酒、桃酥、手工肥皂,禮物又「輕」又「重」 ...... 聊彼此近況、聊曾經輕狂的歲月,踏著台大、師大校園的小徑、旁邊商店,窺看那刻著「莫失莫忘」的逸事,這些美好情誼沒有隨著時間而毁掉,反倒如陳酒般越發香淳,溫暖全身!   除了老同學外,萬沒想到寛別台灣多年的我,這次竟然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