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者的家

  離家十二天共住進了三間朝聖旅館,每一間都各有特色,若說,家是一個給我們居住安全的地方、一個消除疲勞休息的地方、一個重新出發的地方,那麼,短暫住宿的這三間旅館,完全符合了上述的定義。

  簡單的床舖、書枱、衣櫃、十字架,人的需求可以很多,也可以少,當回歸到最基本時,人還需要什麼?

(之一)

  St. Vincent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半山外,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早起或傍晚回來後,均可從遠眺望這個古城,朝聖客日間經歷了古城的喜怒哀樂後,好像可以離開那些讓心靈澎激盪的地方退回這裡慢慢思索與整理,沉澱再沉澱……


  初次見面是旅程第一天半夜,還沒看清這裡的一樹一木便墮進沉沉的黑夜,翌日睡眼惺忪展開朝聖之旅時,就被旅館聖堂裡的耶穌畫像嚇一跳,只因為圖像是超巨型的,足有一人的高度,它是一幅聖像畫(ICON)基督導師畫像,靜靜的掛在祭台上。主耶穌手上的聖經正打開著,耶穌說:「我是良善心謙的,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小宗神父解釋有關經文。日復一日,主耶穌和進來的朋友交談,不曾離開。在聖經中,祂總是表裡如一,祂有發怒時,但更多的是良善心謙的教導與醫治,耶穌是最佳導師,這絕對無庸置疑,當學生的只能窮一生追隨學習!




    St. Vincent沒有華麗的大廳與房間,只有樸實無華的硬件與軟件,空地花園我們禱,還有貓咪陪伴;每次歸來,來自黎巴嫩的院長必會出來問候我們,送上甜蜜的笑容與擁抱,廚師與工友們為我奉上早、晚餐,精湛的廚藝、用心的烹調及舖排,每道菜餚顏色搭配教人眼前發亮,味道絕倫,使我們流連餐卓上盡情分享,此外,那天廚師貼心為我們準備團友的生日蛋糕,使我不用到處張羅,投入的時間與心機均不是金錢可以能衡量的。謝謝St. Vincent






(之二)

  Casa de Nova的地點最能讓人接近聖言,只因它就在納匝肋聖母領報大殿的正對面,往上走三分鐘路程即可進內,幸運的話,被安排的房間推開窗戶便能看到巍峨的大殿(我們有一半團友便獲得這獎賞,真好!)迎著納匝肋的風,從早到晚感受大殿的風光,你可以選擇在房內把禱聲藉風傳遞,也可以親自走進聖母瑪利亞的家跟她談心

  有天清晨六點,在往大殿的路上,傳出清脆的鐘聲:「萬福、萬福、萬福瑪利亞!」納匝肋的鳥兒彷彿也聽到呼喚,一起吱吱喳喳的大聲讚美聖母:「上主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她因聖神降孕。」「我是上主的婢女。請照你的話,在我身上完成。」「天主聖言降生成人。居住在我們中間。」簡明扼要陳述基督與瑪利亞的奧蹟的《三鐘經》在心內響起。我想納匝肋的居民真有福每天藉不同的時辰鐘聲提醒,放下手上工作祈禱,尤其是讚美聖母,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物變遷,然而祈禱聲與鐘聲卻永不間斷!








(之三)

  Mt. Beatitudes(真福八端山)既在山上,自是遠離塵囂,除了我們這些朝聖旅客入住外,還有不少人前來退省。三間旅館以這間空間感最大了,大片空地與教堂,還可以從旅館旁的小徑,健行直達加里肋亞湖邊(可前往伯多祿元首堂、葛法翁等)山上山下風光俱美,置身其中,似乎心也打開不少,有什麼積憤怨恨,在無盡的天與海中都一掃而空,實在是一塊默想聖言的絕妙場所。耶穌生前的講道極多,以真福八端》最是經典:「神貧的人、哀慟的人、溫良的人、飢渴慕義、憐憫人的人、心裏潔淨的人、締造和平的人、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否有福、是否能見天主不取決於懂背多少經文,而是一生中奉行這些生活綱領,每一次是挑戰、每一次是選擇,過程中一定有很多苦痛與嘲笑,「我只顧一件事:即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向上爭奪的獎品。」(斐理伯書第313-14節),成聖沒有捷徑,看誰能笑到最後?






  朝聖者的家或許相對簡陋,就是普通的床舖、書枱、衣櫃、十字架,規模、設備、服務、價格不能與五星級酒店、六星級酒店相媲美,然旅館裡裡外外充滿主的恩寵,每一個家俱稱五星級的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珍的故事

走!我們去朝聖:Camino的時機

出發—我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