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6的文章

澳門馬槽巡禮2015

圖片
  翻看舊資料,才驚覺制作澳門馬槽巡禮已是 6 、 7 年前的事( 2008 年及 2009 年),當年,應是第一次聽到聖方濟各亞西西製作馬槽的故事,他為了體身體驗主耶穌來到世上的感受,於 1223 年聖誕夜,廣邀鄰舍朋友牽羊帶驢一起到來,搭建一個活生生的馬槽,經歷那馬槽中的貧窮。   今天,馬槽是聖誕節不可缺少的部份,在澳門,除了教堂、修會學校、修院等等有馬槽佈置,熱切期待救主來臨外,多個公眾地方、警局也可見大大小小的馬槽,然而,鋪天蓋地的商業活動喧賓奪主,人們的焦點不在耶穌身上,而是消費與娛樂,躺在馬槽裡的小聖嬰,到底有多少人留意呢?   不懂美術勞作的我,只是作為馬槽外的旁觀者,製作了兩個馬槽巡禮簡報,希望看到者有一點反思。一晃多年, 2015 年 9 月,在堂區的一次會議時,竟戰戰兢兢地答應了統籌教堂的馬槽製作,隨著日子越近,心裡面就越發焦慮如何完成我們的馬槽,滿腦子的疑問:「到底是我大膽?還是本堂神父大膽?抑或是天主大膽呢?」 同心合力 將臨期第一至三周的馬槽剪影      然而,祈禱使我安靜,上主派遣了無數天使前來協助,一天裡湊夠了 12 人,一夜間賞賜了靈感,以耶穌是世界的光為題,以剪影藝術呈現,一步一步的完成,還在將臨期裡與堂區教友互動,讓他們以剪報、祈禱文、畫畫以表達天主的慈悲 ,之後,在最後一週,以聖像代替剪影,把那些元素放在裡頭,讓教友都能體會及實現天主的慈悲。       從起初一臉的混沌空虛,到後來美麗的景像躍然眼前,與教友及神父一起合作的馬槽「事就這樣成了!」無法解釋,但經驗到上主的恩賜是那樣無條件的給予,驚喜的天主,賞賜了聖誕禮物! 合作的喜樂 還有一些朋友沒入鏡呢! 慈悲的主耶穌   剪影沒有浪費,之後用作佈置禮堂 他們正快馬加鞭尋找救主   後來,我再走訪各教堂及澳門多處地方,拍下了馬槽,也製作了 「 澳門馬槽巡禮 2015 」,過程中當然也有不少朋友的無私協助,多少個晚上處理照片,肩膀痛到一個點,但滿滿的喜樂在心頭!   藉慈悲特殊禧年,願各位能體驗上主的慈悲,願每人受「世界的光」照耀,獲得那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與節製 ( 迦拉達書第

一年之計在於春

圖片
  以前很少計劃,更好說,很少定一些一整年的計劃,怕做不到,怕被綑綁、被限制,前一陣子,臉書提了數年前某日,一個朋友寫了今年 「 希望 1.xx, 2xx, 3.xx… 」 結尾標籤了我的名字,著我也寫一下,重看這個 PO 文真是汗顏,因為當時我竟然遲遲不敢許諾,最後是不了了之。   去年卻有了一個新的改變,因緣際會許下兩個夢想,一整年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那動力源源不絕的展現出來時,實在也嚇了一跳,過程中雖有不少困難阻礙痛苦,但透過祈禱得天主的助祐,卻是很快樂,到夢想實現那刻更是喜樂無窮,因此,在 2016 年頭便想想看,今年能否也為自己做點什麼,想著想著,同時借鑒了朋友的建議,從 「個人」 、 「家庭」 、 「信仰」 、 「 改善缺點 」四個方向著手,寫下了 2016 年的心願,計劃出來後還打印出來讓自己留神, 心裡面沾沾自喜,感覺不錯!   怎知,周三晚 (13/1) 參加 彌撒 時,那天的經文是馬爾谷福音,他提及耶穌治好西滿的岳母及病人後 : 「清晨,天還很黑,耶穌就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裏祈禱。」讀經一是撒慕爾先知被召叫:「上主請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而答唱詠則是:「上主,看,我已到來,為承行你的旨意。」神父在講道時詢問在場的有沒有人很早起床祈禱,然後以上述的經文,勸勉我們開展一天的生活時要祈禱及留意天主的話,並回應祂的旨意,那幾句訓言猶如當頭棒喝:啊,是的,我定下一年計劃真的不錯,但是這些目標是否天主所要的呢?還是純粹滿足自己的私念?我有沒有聽到天主在我身上的計劃呢?抑或和以往一樣,自己當家作主?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願我們珍 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願我們獲得天主助祐,承行祂的旨意!

賞楓賞月賞人生日本之旅

圖片
  2015 年 3 月敲定的機票,為我們來說,似乎是一個期待已久的行程,由桂林陽朔鐵人之旅、柏斯自然風光之旅、到今次日本大阪京都的旅程,多年以來, BONNIE 和 APRIL 均是我的好朋友與好姐妹,從義工開始認識,到交心成為知己,一起分享歡樂,一起分擔憂愁,還會為我出謀獻策,我的內心秘密、生活的點滴她們都知曉,話雖如此,友情也並非一帆風順的,大小爭吵時有出現,但最後都能化干戈為玉帛,感恩在人生的路上有她們同行!    3 月買的機票, 11 月底才出發,理應可以計劃周詳,準備妥當,然而,這半年來大伙都忙得不可交關,雖然不斷向朋友借鑒,但從沒去過日本的我,沒有一個完整的大地圖在腦的話,始終不知是南是北從何看起,加上日本超完善的交通卻是縱橫交錯可以用多個方法去目的地,為我來說卻是困難重重(若它只是單一的話反而不用考慮太多), 10 月份終於有大概行程才訂酒店,不懂日本的我們拜 GOOGLE 翻譯的好處,那天竟然透過日本網站預訂妥當,不得不讚賞大家,之後在剩下不到 2 個月的時間,百忙中總算敲定初步行程!      這個旅程要感謝的是各朋友的資料、閃令令的旅遊書外,還有台灣網友的超詳細的記錄,他們對每一景點、酒店、購票、省錢方法的圖片與文字的說明作鉅細無遺的介紹,對旅程的幫助極大,還有偉大的淘寶,竟然可以以人民幣 68 元購買日本當地 8 天無限上網咭,在旅遊期間是網路無間斷的獲取網友攻略,此外,日本原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地點,在日圓貶值的情況下,更成為大夥追捧的對象,幾乎每個月均看到臉書有不同的大阪照片,尤其是 11 月過後,更是現場追擊楓葉動態的好媒介,科技的進步與便捷,幫助了我們這些忙碌的都市人,能不感謝嗎?    在初冬的日本早晚溫差甚大,冷的時候只有 5 、 6 度,但好天氣照暖了我們的心房,雖沒看到漫天的楓葉,但已比很多人幸運,第一次已嚐到紅葉的魅力,藍天白雲紅葉襯托下的京都美極了,整個城市古今並容,世遺寺廟多得讓人嚇驚,全都打掃乾淨、花草樹木也修剪得漂亮,或漫步山頭、或靜坐欣賞美景均使人心曠神怡,撇除參拜外,它果然是靈修的好地方,難怪以前朋友 B 攻讀宗教課程時,便提及有神父帶學生到京都靜坐靈修的旅程。   鼎鼎大名的清水寺,我們選擇了季節限定的夜之特別拜祭,從車站沿著斜路上山,人多

阿珍的故事

圖片
  因一句邀約,難得和阿珍及兩名友人相約在微涼初秋裡,漫步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望德堂區,呷一杯香濃咖啡。   小咖啡座擠滿了居民遊客,服務員端上咖啡食品後便退隱一旁,平日只能和阿珍談活動事宜的我們,沒有事務的拘緊下,早已預備的她,開始從起初說起 …   「那年 17 歲,進入修院,以四海為家,何等浪漫 …… 」咖啡煙氣縈繞上升,阿珍的臉上泛起年青時的憧憬,從沒有想過四海為家與浪漫劃上等號的我,馬上像小觀眾般,聚精會神的聽著。「有些修會是留在本地的,而選擇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是因為修女們都會被派遣出外!」   家裡沒反對嗎?   「當然有,母親悖然大怒 …… 後來不知怎的就不了了之!」這真的很正常,父母總想到她們離定就再不顧家,是滔天大罪,反而很少聽到父母欣然接受子女進入修院的決定。   「從香港過來澳門一個多月,長上 ( 修院的領導 ) 就跟我說派我去法國,當時我真不明白為何去法國,到現在才知悉呢!」   「不是很多人看好的,認為我很快便受不了回來!」   「語言不通、天氣又冷、飲食不慣、每天麪包、芝士、湯,餓了一個星期,哭著找院長 …… 」我們對法國菜趨之若鶩,但當然是偶一為之,若每天吃同樣的東西也夠受了;法國是浪漫的代名詞,但這樣的異地生活,浪漫一點也沾不上邊呢!   「每天在農場收集雞蛋,要跟雞隻鬥快,否則很容易被牠的尖嘴啄傷,牠一啄,我手一縮,雞蛋沒了 …… 被院長責備,我漲紅了臉,委屈地哭起來!」   然後呢?大家緊張地追問。   院長把會祖 苦難瑪利亞修女 百多年前的信拿出來,看得阿珍怦然心動:「年青的修女,我知道你現在吃很多苦,每一隻雞蛋、每一瓶牛奶都得來不易,然而它可是供應全世界其他傳教士-他們正為基督的福音而努力不懈,你可能受一點苦,但為他們卻是極大的補足,希望你能忍耐多點!」會祖的聲音彷似在耳邊響起,阿珍心裡面肅然起敬,撫摸著手上被啄的傷痕 ……   那小傷痕裡隱藏了基督的愛。   基督的身體有五個大釘痕,那是愛的最偉大標記,為愛吃苦,小修女尾隨祂的步伐,在異地 努力學習,不只克

數字背後的恩典

圖片
   2015 年,忙碌的一年、 喜樂的一年 、 恩典滿滿的一年。   翻看整年的記錄,著實嚇了一跳,今年做了厚多士(嘿嘿,是好多事啊),除了恆常的工作外,信仰與生活兼備,還作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嘗試,要數年度大事,我也不知從何說起: 第一次校對特刊(聖經協會 20 週年的特刊,我與拍擋 Ms. Chong 來來往往的 Email ,一篇文章不下十次金晴火眼的反覆閱讀查找資料,拿著特刊的感覺就是自己生了一樣); 第一次半程馬拉松(由年頭參加 FUN 三鐵工作室學習跑步姿勢及核心肌力訓練,到自己獨個兒練跑,揮汗如雨的感覺現在仍記憶猶新,年中的手術及交通意外停了練習,幾乎都讓我以為不能完成了); 第一次學做麫包(到底上了幾個課程呢?香噴噴你聞到嗎?); 第一次面對人生手術(小小的左鼻中隔毛細血管瘤彷如炸彈的引爆,還讓我虛驚一場); 一年內寫了 39 篇文章(從去年 9 月開始,重拾寫作的樂趣,當然,下半年是受偶像影響很大,平均每月 3 篇文章,原來我是可以的); 第一次統籌馬槽制作(缺乏藝術美術勞作天份的我,竟然得主恩賜,與一眾教友兄弟姐妹,在家裡忙碌的裝修裡完成這艱難的任務);            還有:每週一次的厄瑪奴耳基督生活團、出外五次(台灣、韓國、泰國、日本)、退省二次、家庭重塑工作坊( 3 天宿營、 6 次上課、還有 6 次小組功課)、 9 月開始持續看新約(雖然看得是馬馬虎虎)、平日彌撒、看完幾本書; 一頭煙的裝修事宜(選料設計買貨,以為順利了卻竟出現趟窗違規事件,只有不斷向聖若瑟祈禱); 第二次當代母(我何德何能又收到一個乖女); . 交通意外裡的幸運(只是胸口及雙腳的輕傷); 寫信獲作家及繪書家書寧回覆,還能到日本見面共進晚餐; 全年裡頭一直期待完成半馬、及與偶像見面的夢想,「夢想」一詞好像多年沒在心底裡呢 ……        我吸了一口氣(不是倒抽一口涼氣),佩服自己竟然做了這麼多的事,時間和以往一樣,一年 365 日、一天 24 小時,不多不少,我有沒有長高 1CM 呢?沒有!忙這忙那體重倒是有所增加,以前年輕一天到晚走來走去同時進行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