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7的文章

殉道的機會(二)紅色的榮冠

圖片
「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若望福音第 15 節 13 節 )   主祭今天(8月14日)穿上鮮紅色的祭衣 耀目的色彩照亮了整個祭台 這是聖高比神父 (St. Maximilian Mary Kolbe) 的殉道紀念 聖人的血標誌著最偉大的愛 而這愛的源頭 正是來自於主耶穌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德軍在 波蘭建立奧斯威辛集中營 高達 110 萬猶太人被屠殺 2013 年到達時 我在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上寫道: 「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內,有絡 繹不絕的遊客,卻沉靜得難掩那些年的傷感,似在控訴、似在歎息、似在說:一切戰爭要在此刻停止!讓我們都珍惜和平,實踐主的誡命:愛人如己! 」 直至今日 當我翻看這張明信片時 我仍然不會忘記集中營內 堆積如山的眼鏡、皮箱、鞋子、頭髮 …… 那是人的貪婪、狂傲、自大的標記 猶記得在參觀期間 我歇力地望向天空找尋慰藉 我不斷地在每幢樓房的外牆角落 找尋努力生長的小花 我在樓房外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 用以證明自己仍在活著 不然 我早已被無底的黑洞吞噬 集中營入口 集中營內的小花       兩年後 我才得知 集中營內有一位教會的聖 者 如果說 「 16670 」 是他的代號 那麽「愛」 便是他的完美化身 在那個恐佈的集中營裡 任誰都渴望活著離開 然聖高比神父卻甘願代替一名被關進餓死室的囚犯 和另外的九名囚犯 「 等 」 死 納粹德軍並沒有讓他等太久 兩周過後聖人仍然活著 德軍逐以毒針把他送回天國 1941 年 8 月 14 日 聖高比神父摘取了聖母為他準備的紅色榮冠 就如他的會祖聖方濟各亞西西所說 「在死亡時生於永恆」 長崎本河內天主堂       聖高比神父在日本的工作室 聖人在小時候曾看見聖母瑪利亞 聖母手持兩頂皇冠 向小男孩發出邀請 「 紅色與 白色 的 皇冠,你想要哪一頂呢?」 他的選擇是 「兩頂都要」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

信仰的夥伴-依納爵與亞西西

圖片
與朋友J 及小飯相約在南洋風情的小店吃飯 一個是慶祝十周年紀念的朋友 另一個卻是新相識一年許的朋友 她們兩人雖有碰面卻未算認識 由我這個中間人穿針引線交流交流 三個人嘴巴忙個不停 時而讚賞眼前的美食 時而談論信仰生活 好不熱鬧 兩位朋友均是信仰同行夥伴 都值得學習 之 ( 一 ) 朋友 J  熱愛聖母並一心一意地推廣 「瓜達盧珮聖母是維護生命主保,願她祝福你的家人!」 「你要不要佩戴聖母聖衣?」 「三十三天的奉獻很好,你要做嗎?」 「其實每天唸二十端玫瑰經也不是很難的,一下子就過去!」 「守瞻禮七是聖母的日子,你不會不去彌撒吧?」 這些話語近這一年不斷在我的耳朵響起 當然她不只是這樣 研習聖經、參與彌撒及朝拜聖體 與聖母瑪利亞一樣 把人帶到耶穌基督跟前 這讓我想起聖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of Loyola )與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 的美麗故事 當依納爵在法國巴黎讀書的時候 認識了年輕的同鄉方濟沙勿略 那時沙勿略在學問上已有非凡的成就 依納爵每天和 他 碰面時 總 會和他說一句話: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呢?」 (瑪十六 26a ) 由此沙勿略開始思考 並 與依納爵羅耀拉及其他幾位同伴一起創辦耶穌會 當 航海事業興起 沙勿略立志 隨船遠赴 東 方 傳教 並可能不再回到歐洲 時 依納爵忍痛與好朋友告別 沙勿略 不怕艱苦 最終成為 偉大的傳教士 沙勿略傳教的事蹟固然偉大 但我更看到依納爵那份鍥而不捨的精神 他並沒有因為沙勿略不接受而放棄 反而日復日的不斷和他傾談 那位在大學已擔任講師 不斷在學問中追求成就的人 放棄 優渥的生活保證 放棄成功、尊榮、極富聲望的遠景 因著這一份友誼 為上主工作 成就了「更」偉大的事業 聖依納爵羅耀拉 我不能自比為沙勿略 然而朋友 J  可說是依納爵的複本 她與我分享聖母的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