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1的文章

不賭是贏錢

  出生麻雀世家的我,自小對於麻雀 、 十三張 、三公、十點半、廿一點等賭法已知悉了,說不上精,但可以跟家人朋友玩玩。家住小巷內,以前大家常打開門,在門前總看到隔壁的人家打 麻雀或賭十三張,每逢過年時,家人和鄰居大的麻雀耍樂,小的也會玩大小 、魚蝦蟹,賭注是利是錢,年紀小捨不得花利是錢,唯有用全盒內的瓜子花生作賭注(用於玩沙蟹最多,因為需要多點賭注,像電影電視般的主角大手推出去時感覺很型又不會肉赤)。   長大了,和同學同事有時也會打 麻雀(特別是過年時),注碼不大,但太少注碼就引發不起意欲去玩;不會特別想去打,但會作為交際聯誼聚會(和同事打,可以多知一些公司的事 ^^ ),有時也會要求阿哥玩玩的,目的是陪阿媽,蓋麻雀能醫百病;進賭場呢?廿一歲起可以進入賭場了,過年時跟人入去,賭場注碼大,所以只是玩玩角子老虎機,偶爾也玩大小,記得第一次下注心跳到不得了,彷彿整個心臟都跳出來似的(我也忘了是輸是贏),玩多了好一點,但玩大小就是只較運氣,所以後來沒玩了,到賭場的時間不長,頂多個多小時便離開 。   前幾年,跟 胡 小姐入去金都賭場,這場人較少,故注碼亦較少,第一次坐在廿一點卓前,感覺是很不錯的,每一舖用五十元(已是場內最低了),有 輸有贏,在半個小時內,我感受了賭徒的感覺,贏了很開心,輸了則心不甘要追回,那種 刺激感很強,現在賭場內提供餐飲服務,讓人在裡頭流連忘返,怪不得賭徒都不離開賭場了,除非你 贏了便離場,否則到最後還是奉獻給莊家 。   嘗試了坐在賭枱的滋味,加上我只被容許在初一至初三進賭場,所以其後一到過年,總是心思思的想入去玩玩,十二月過香港,回程坐在金光飛航的船上,雜誌介紹了百家樂的玩法,所以今年想入去試玩。   年卅十晚,提好款,約定朋友十時入場,怎知和朋友去塔石的花市逛逛後,友人已玩完回家,之後幾天,都沒有朋友再入場了,所以今年沒進去呢,心有點戚戚然,嘿嘿,友人馬上道賀:「恭喜你,你贏了,不賭是 贏錢嘛! 」謝謝,沒進賭場也是件好事啦。   其實對賭博我是又愛又恨的,程度也不能說愛,只是過年進賭場湊湊熱鬧,但恨的程度多一點,家人因賭而自殺、輸悼房子、輸悼家庭、輸掉人生……實在,我祈求露德聖母治癒他們(病態賭徒-心理病),只求他們警醒,認清賭博糖衣後的陷阱,不再沈迷下去。

娃娃兩三事

智潁長大了   過年前某日家裡晚飯,小淳意外地從椅子上跌下(不嚴重),坐在卓子另一頭的大家姐智潁,放下飯碗一個箭步去到淳淳身旁,溫柔地攬著安慰她: 「 淳淳,你無事呀嘛? 」全場的大小無不抱腹大笑,笑的是這件事太戲劇化了,潁潁的語調好像演戲般,而且從沒看見她這樣關心過妹妹,(不欺負她算偷笑了);但窩心的是這小孩子長大了,開始懂得關心別人。 中國雞尾酒?   年初七,人人生日,智欣還未上課,補習社又沒開門,為免婆婆辛勞,所以她回來我們家(欣欣只因家姐智潁在,有人一起玩樂才肯回來的)。    我中午回家吃飯,看見智潁要求其爸沖泡龍井給她兩姐妹喝,兩人拿著茶杯把玩。全盒放在卓上,兩人當然不客氣的吃啦。過不了多久,智潁把一顆瑞士糖放進龍井茶內,看見此,大人當然難明啦,問她,你真的想不到她的答案是這樣的:「呢d係中國文化 ,呢個係中國的雞尾酒, 你都吾識中國文化 ? 」中國雞尾酒?你喝過未?這小孩子的創意有夠獨特呢,不是嗎? 吃蛋糕   概然人日,我幫公司同事買蛋糕慶祝,我也著兩姐妹跟我去餅店買些回家。   愛吃的欣欣老是挑一大個蛋糕,我不許,智潁帶頭選了動物造型的慕絲蛋糕獅子王,欣欣才肯選河馬司令,還為淳淳選了青蛙上將,我為母親選了朱古力心醉。   兩姐妹一回家,不消數分鐘,已把它們送進五臟廟了。   晚上和媽媽談起蛋糕好吃否,她告訴我兩姐妹走去跟她說:「阿麻麻,姑姐買了朱古力蛋糕給你吃 ,我又好鍾意吃 朱古力蛋糕 ,比少少我食啦! 」哈哈,兩姐妹一左一右,一人一句,就這樣瓜分了她的蛋糕一半,至於淳淳的青蛙上將,也不倖免被瓜分了,原因呢,淳淳仍未放學,哈哈。

騎向聖雅各:我的聖地牙哥之路

  N 年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羅.科曼又一新著「朝聖」,描寫的是主角走在西班牙聖地牙哥路上的經歷,是一本個人成長歷鍊的小說,我斷斷續續下仍沒有看完,但對這條路留下一些印象。   後來,在不同場合內,也聽聞了一些關於走這條路的傳聞,心有些響往。想想看,由法國到西班牙,橫跨 776 公里,以步行的方式 、 每日與太陽競賽(要比它早起床出發,否則會被西班牙的太陽熱溶) 、睡在簡陋的床舖上、以清水麪包作糧食、找回自己與自己、與大自然、與他人、與天主的關係,思考人生的方向、目標……能不教人響往嗎? 但自己對這條路所知仍然有限,夢想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走一趟呢?   有日百無聊賴,在網上尋找這條路的資料,無意中看到有台灣人以騎單車形式完成這條朝聖之路(以前的朝聖者以走路的形式進行),並把旅途日記輯錄成書,趁著 胡 小姐台灣外遊,拜託她從遙遠的台灣捧回來。    印象中只有高中時代看倪匡的衛斯理小說系列是最快的,一週一本,看金庸小說也快,但它較長,一週內是完成不了,此後上大學時也看很多劉墉散文,及同學/書店推介雜七雜八的書,但也是斷斷續續的,工作後買的書,有很多只是讀了一半便放在書架上了 …… 慚愧,對不起那些書;這次呢,速度快得驚人, 1 月 27 日 書才到手,當晚便急不及待的躺在新的漂亮的紫色波點珊瑚絨床單上,開始我的朝聖之旅, 1 月 31 日 便已完看,嘿嘿,易讀是其中一點,每日跟著作者一齊經歷上坡、下坡、日曬、雨淋、遇朋友、聊天、享受餐點、墮落(參加奔牛節)、堅持、放棄、完成 ……    這個旅程一點都不簡單,作者在出發前半年便不斷鍛鍊騎單車,還要學簡單的修車技術,除了體力外,語言是一項讓人卻步的事,不過作者本身就修外語的,加上她見識很廣,特別是歷史 、 文學及戲劇,她每天碰到不同國家的新朋友都有不同的話題 ,去到每個地方對一些 古蹟雕像等都知道個典故,跟著她便好像自己也走完了那條路,所不同的,她確實以堅人的毅力完成了,而我只是跟隨者吧了 。    朝聖路上也有不同的奇遇,人物方面有 夫妻相扶、一家數口、單身一人、男女朋友;攜帶物方面 :帶著驢子 、 拿著吉他 、畫具、靈修書籍;有人來回數次、有人卻半途而廢;走一趟旅程,無論對思想、行為上相信都有很大的幫助,遠離熟悉的地方、環境、人物、語言,這樣子的經歷對個人成長必然有一個巨大的轉變(突然

回憶的一月份

  沒能把握時間,記下自己的一些心情日誌,唯有憑記憶回顧二零一一年的一月份 。   最印象深刻的是一月份的嚴寒,由 一月二日 開始,不停的冷冷冷,屢創最低溫度,第一週還經常下著毛毛細雨,為寒冷的天空更添愁思。每天搭著同事男友的便車上班(真要向寒冷中仍然騎著電單車的上班一族致敬),中午在公司吃外賣飯盒,晚上一下班便回家,移動路線只有家裡與辦公室,在家裡抱著電暖袋看電視上網,幾乎沒怎樣郁動,更莫說去跑步了,因此,這個冬天肥了不少呢,今年可真要認真努力地去減減了。   冬天的另一特點是上呼吸道感染症。雖然只是打了幾次邊爐,但翌日喉嚨必感到不適,感冒葯、消炎葯、喉糖、枇杷膏、蜂蜜、熱水……只要是對喉嚨有幫助的,我必大力使用,畢竟感冒是最強悍的疾病,它不會讓你死亡(除了人類豬流感等症外),但卻使你全身癱瘓、四肢乏力、無精打采,而且還可能感染自己的家人朋友,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從輕症開始著手是不二法則。   另一件事是公事,一月初我與另兩位溫良的同事,被特別抽籤至另一組別,在談論特別抽籤時,被處長捸過正著,還好我出發點是真的開玩笑形式,我之前也在她面前提過,否則我以後真的永不超生,報告想通過也難了。轉組的後果是一月份突然工作量大增因為原組內攀石高手傷腳病假中,他的個案都丟出來讓我們埋尾(若我留在原組只需在清自己手上的,不用收新的個案),溫良的我們沒話說了,唯有辛勤工作吧,舊的要做文件行程序,新收的要由頭做起……天呀,吃不消了,有些還頭痛到不得了,連虎年最後兩日都碰到難纒的菲律賓人呢,幸好有新年可以抖抖氣吧!   一月份寫下了一些願望,祝自己努力實現,希望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