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0的文章

踏出雙腳朝聖行—聖雅各伯之路

圖片
往昔穿著朝聖者裝束的石雕 在聖依納爵傳記中,談到聖人被炮彈所傷,病癒後離開家鄉,踏上了朝聖之旅。他徒步數百公里來到了 西班牙 蒙賽辣 (Montserrat) ,在教堂的聖母祭壇前,徹夜祈禱。隔日再度上路。之後在茫萊撒 (Manresa) 反思,期間孕育了《神操》這部重要著作的原型。皈依基督的依納爵曾乘船到達耶路撒冷朝聖,短暫停留後離開。多年經歷後,他和同伴們 ( 初期耶穌會的伙伴 ) 為了等候前往聖路撒冷的船隻,到達威尼斯並陞為神父,然而一年過去,並沒有船隻前往聖地,遂決定往羅馬。   看到這,不由得感歎我們實在太幸福了,依納爵或徒步、或等船,能否到達聖地都是未知之數,而我們只要跟著朝聖團,搭上飛機 ( 除了現在疫情下的不能外 ) ,讓 遊覽車 舒舒服服載 我們 到地點下車,便能看到觸到聞到聽到聖地的點滴,親身經驗耶穌的行實,讓聖經( 又或聖母顯現地 、 聖人的傳記) 更加立體呈現。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便捷, 在有限的假期裡到達聖地 , 是難得的體驗。 然而, 往昔聖人或教友們 徒步朝聖有其可取之處。『朝聖』,帶著簡單的裝備—頭戴一頂寬邊帽子,身披一件厚厚的斗篷,日間遮風擋雨,夜間用以當作鋪蓋 、拿著棍仗—或用以扶助前進、或撥草叢開路、甚至抵擋野獸施襲保護自己、葫蘆裝水。『朝聖』—由自己的家門口出發,或幾個月、或一年半載,沿途艱苦疲勞,既要辨識方向、防野獸襲擊、盜賊出沒,又要張羅餐飲住宿,有時要流落荒野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不幸染病可能更要打道回府;朝聖的變數大、考驗多、卻能磨練堅強的意志,抱著簡僕吃苦的精神,走一趟朝聖路彰顯了對信仰的渴求和無比的信德,到達聖地洗滌了身、心、靈、獲得罪過的赦免,由此對上主的愛慕、對天國的仰望更為熱切。近年非常流行的聖雅各伯之路朝聖之路 ( 西班牙語: El Camino de Santiago) ,從新燃起了徒步朝聖的熱潮。位處西班牙北部城市,有聖雅各伯 宗徒 ( 長雅各伯 ) 的遺骸 的 聖地牙哥 - 德孔波斯特拉 (Santiago de Compostela) 、 和意大利 羅馬, 以色列 耶路撒冷,並稱天主教三大朝聖地。 須要徒步前行的 聖雅各伯之路和日本的「紀伊山地的靈場和參拜道」,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東西方世界兩大朝聖路線。究竟,聖雅各伯之路的歷史是怎樣的? 它是一條怎樣的路

聖母花冠經

圖片
  十月玫瑰月、傳教月   早上九時正的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在陽光透進下 寧靜而和諧   祭台的左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 白色與藍色的桌布 和點燃的蠟燭一起 輝映著卓上嬌小玲瓏的聖母像—我們的母親 她永遠不喧賓奪主 就在耶穌身旁 陪著祂 伴著祂     身披藍色外袍和白色衣衫聖母瑪利亞 張開雙手迎接前來聖堂的孩子 黃色的雛菊和紅色的玫瑰鮮花 雀屏中選放在聖母的腳下 桌邊掛上玫瑰念珠 提示我們多作祈禱 是啊! 母親常常叮嚀我們為病人、為罪人、為世界和平祈禱     撥動手上的念珠 以榮福五端的情懷— 耶穌復活的喜悅 升天的榮耀 聖神降臨的力量 聖母蒙召升天的特恩 以及天主光榮聖母的恩寵 在整齊劃一的團體頌禱聲中 帶領我們舉心向上 為堅固的信德 為度一個聖善的生活 為聖教廣揚 為所有亡者得升天堂 為恆心追求聖德祈禱 我們更不忘為現時的疫情 特意再念三篇聖母經 盼望藉慈母的轉禱 求仁慈的上主垂憐眾生     帶著韻律感的 玫瑰經 一篇又一篇 織成美麗的花冠 戴在聖母的頭上 代表著我們對她的敬愛     她永遠是我們的母親 牽著我們的手 帶領我們到主耶穌那裡     感恩這半小時和主內兄弟姐妹們專注的玫瑰經祈禱     (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在十月四個主日彌撒前,九時正恭念玫瑰經,歡迎弟兄姊妹們踴躍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