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8的文章

繁星之路的召喚

圖片
7 月 25 日聖雅各伯瞻禮 起個大早只為參加這個宗徒慶日 心中的渴望是揹起背包走 110 公里 直抵 繁星之 地 (Santiago de Compostela) 翻開歷史的扉頁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The Alchemist) 是一個引子 保羅 · 科爾賀( Paulo Coelho )以少年追尋寶藏的遊歷 刻劃夢想、愛情與所謂命運的迷思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成為我常行動的名言 保羅的第二本書《朝聖》 (The Pilgrimage) 則完全是朝聖路上的蛻變 朝聖者走在這條繁星之路 (看書之時我尚不知曉這條路的盛名) 在響導兼導師帶領下 他要經過一連串的考驗與練習 目的是追求王者之劍 過往我一直停留在書中的練習裡 看書的速度是非常緩慢 隨著時間流逝 至今我尚未看完 但是 貝殼、葫蘆、棍杖這典型的朝聖裝束 早已深印腦袋 後來是兩位台灣女生以騎單車的方式 騎了 776 公里的路程 成書 《 騎向聖雅各:我的聖地牙哥之路 》 她們倆並非教友 原本只是單純旅遊動機 卻親嚐了苦行的滋味 由法國一直到西班牙 路上的火熱太陽與急雨抉擇 遇上引誘的拒絕或應允 庇護所與朝聖者短暫愉快時光 放棄與繼續成為路上的話題 …. 她們歷盡艱辛 終於完成了『光之路』 獲得了人格上的成長 《 騎向聖雅各 》 一書可說是讓我萌起了朝聖的念頭 回過頭來 才驚覺 保羅的《朝聖》 正是描寫此路的經歷 透過網絡不斷尋找資料 這個和羅馬、耶路撒冷並稱天主教三大朝聖地 無論是走幾天至一個月 走 100 公里以至 1,000 公里 早已有不少人完成 是補贖 是靜思 是沉澱 是覺察 是體悟 是修和 問自己與耶穌的關係 能親密地與祂同行? 能飲祂的爵嗎? 能為祂作證嗎? 聖雅各伯宗徒以一生的經歷作見證 祂是首位殉道宗徒 去年 我多次在澳門徒步朝聖稍作體驗 往繁星之地的召喚似乎越發加速 點一根蠟燭 願聖雅各伯代禱 期許有一天我也揹上背包 拿

《病床日記》的信與傳

圖片
  書讀完了 , 喉 頭 一陣哽 咽 ,拿在手上的書沉甸甸的,感受到裡頭的重,奇怪 , 用磅稱一下書,重量不到 0.5KG , 是內容的沉重嗎?並不,作者是如此的淡定從容面對每一歷程,那些痛苦煎熬轟然出現,但她卻視作等閒不以為苦 ; 當我再把書從頭細讀一遍,我找到答案了 - 那是以生命寫成的書!   「翻過內頁,看到寫病的經歷,我有些害怕看書時會代入那個情景,不敢購買!」一直聽我推薦此書的朋友邦妮,在經過香港時特意進書局找書,找到了卻放下了。   「我想我還是暫時不買了,我害怕看到(裡頭的照片)!」朋友范思嘉也有同樣的心情。   的確,所有人都經歷過生病,只是大與小而已,年紀漸長,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朋友進出醫院越發頻繁越發緊張,尤其是患上重病者更是想盡辦法搞盡腦汁的盼望康復,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感受身體的痛苦,常在失望與希望中徘徊,面對人生課題「生老病死」,不是任何人可以輕鬆的看待的。     《病床日記》 的內容,真的是動魄驚心,由發現疑似患上乳癌到確診治療,一般患者的情緒 分為五個階段: ( 一 ) 否認與隔離; ( 二 ) 忿怒; ( 三 ) 討價還價; ( 四 ) 沮喪; ( 五 ) 接受; 然而,書寧在發現 「 她 」 的存在時,卻早已跳過前面四個階段,跟這位突然而來的 「 姊妹 」 好好交談: 「 妳既然來了,咱們就和平相處吧。 」 是九年信仰經驗讓她沉靜安然嗎?的確,她自己也承認天主明白她的軟弱,而早就預備了她的心靈。可是,我更想說的是她像個小孩子般全然依靠的信任,這個信德,就絕非只是領洗歲月能衡量了,有多少人在面對危難時不是慌張失惜,而能真的全然交托?在書中,書寧將手放在醫院內的聖母聖子木雕像,將右胸完全奉獻,請聖母轉送給有需要的人;雖然她無法了解患癌:「我愈設法了解這事,我愈覺得神妙莫測」(聖詠集 73 章 1b ),她保持好奇心,輕聲探問主的教導,然後柔順地接受所有的陌生,堅定地讓主耶穌的手拖帶著,深知祂必定引領她進入主的榮耀,「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 」 ( 希伯來書第 11 章 1 節)在未知之中確信交托,這不完全是一個活的見證嗎? <病床日記>書內插圖 - 木雕的聖母聖子像    《病床日記》 的記錄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發現

雞蛋花語

圖片
雨淅瀝淅瀝地下過不停 雞蛋花隨風隨雨的散落一地 香了一個庭園 妳安安靜靜的一如以往 守候妳的子女回家 在綠樹旁映得特別潔白 撐著傘撿捨地上花瓣 一朵兩朵三朵四朵五朵 隔著玻璃窗呈奉 白與黃的攪拌 告訴妳 那是一位女兒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