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徒步朝聖(四)尋找隱世聖母

圖片
「今天假期,要不要徒步朝聖?」 朋友 J 有點猶豫 畢竟天氣熱得太快 才五月初氣溫已有三十度 下午步行 2 小時鐵定會汗流浹背 「我們來尋找隱世聖母,我保證妳沒有看過」 朋友 J 雖來自香港 來了一年多卻已走遍澳門所有教堂 甚至遠在九澳聖母村的七苦聖母堂也留有足跡 因此來點新鮮的刺激可能管用 「隱世聖母?」 這樣的措詞引起了她的興趣 幾經考慮她終於答應 我暗暗為自己的廣告文案按讚 相約在家裡附近的下環舊區街市 平常人聲鼎沸的市場 因著佛誕節裡裡外外塞滿了人山人海 被列入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的舞醉龍表演 隨著舞者飲用米酒,手持木製的龍頭和龍尾而擺動 還有應邀表現的幾條東南亞彩龍也飄盪半空 熱熱鬧鬧的鑼鼓聲 充塞著街頭巷尾 也牽動圍觀的居民、旅客、小孩的情緒 喜慶歡樂的氣氛似比新年更甚 我們兩人看了一會 便往上斜坡上的老楞佐堂祈禱出發 「朝聖-由走出家門開始」 這堂是我們平常彌撒及朝拜聖體多來之地 祭台上的聖老楞佐手拿刑具 卻也似乎在派遣我們般揮手 我跟 J 約略說了目的地 也詢問她有沒有那一個聖堂想要進去 「我只去過望德聖母堂的門口,從沒碰上開門時間,如果可以我們便進去。妳帶路吧,我什麼都不懂!」 然後她便很放心的把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交給我 從老楞佐堂往下走 我特意挑選最熱鬧的新馬路、噴水池、伯多祿局長街 除了賭場外 這裡是所有內地遊客必到之點 往昔的悠閒歐式廣場早已不屬於澳門居民 除了必須事務外 身邊已沒有人願意來這裡 擠身在人潮中連呼吸也困難 那來的寫意悠閒呢? 今天人潮依舊 大包小包的人們 在世遺建築物前 留下 「到此一遊」的 影像 誰又願意探討有著四百五十年的 「聖名之城」的意涵? ** 於民政總署大樓內,拱洞之上有一幅木製半弧形的條幅,上書葡萄牙文 “Cidade do No

獨一無二的生日與藏頭詩

圖片
    朋友 K 的生日碰巧是若翰洗者的誕辰 她說生日也像平常 日子 的確如此 尤其是越長大好像越不大重視了 最多和家人朋友吃飯 歡樂的倒是家裡的小朋友 不管是否生日主角 他們 永遠爭先吹熄蛋糕上的繽紛蠟燭 小燭光標誌生命成長 也象徵生命的美好祈盼   那 天清晨起床一念起意 寫起 打油 詩 來 日子都是一樣過,不過生日吾同左。 天主創造奇妙妳,齊來讚美祂偉大。 阿媽辛勞甜酸苦,記得孝順白髮她。 許過心願幫下人,世界和平無戰爭。 美好一天陽光照,下雨也有不同美。 若翰洗者領前路,慢活使命呈主前。 感謝聖三的降福,主愛 XX 享平安 ! ( XX 是朋友名字) 唸中學時最 喜歡寫作 「 新 詩 」 、 「 打油 詩 」 所謂 「 新 詩 」 其實是極短的文章 以短短的幾十個字表達 並無「 新 詩 」 的意境 實在污衊了它 的名聲   「 打油 詩 」 可不一樣 不講 規 律 、 不重對偶平仄 通俗 易懂、 風趣幽默 又 瑯瑯上口 、 成為我極喜愛的表達的方式 後來也嘗試把名字藏在詩中 隨時隨地都可以構思出來 但都 是好玩不能登大雅之堂 直到現在偶爾遇上喜慶日子還會寫在咭上送人     記得 小時候 在拱北 的地攤上 有 文藝人士出來 擺 攤 題詩 卓上滿佈文房四寶及不同顏料 我常會駐足停留 看「賣藝者」施展法寶 客人只須提供姓名 他想一會兒便隨寫隨畫 不消十多分鐘 四句七言的「藏頭詩」便飛躍眼前 姓名以不同圖案顏料展示 工整地嵌在每行詩句的第一個字 詩詞把眼前人讚美有加 女的美麗聰慧男的英俊威武 未知的人生則全是成名富裕 精妙絕倫讓觀眾嘆為觀止 那姓名則虎虎生風成龍成鳳 隨不同的顏色而飛揚起來 直教人心悅誠服的拿出銀錢 我在旁看得如痴如醉 有時真想剖開他的腦袋看看是否有什麼 「詩詞創造器」 可惜這些「賣藝者」已煙消雲散 再也找不到他們 了   我沒有那些 「賣藝者」的本領能寫能畫 只是寫來好玩 博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