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偕爾懷孕—聖像畫的初體驗

圖片
「這幅畫充滿了滄桑感,好像他們已經歷很多!」 小姪女揮筆時忍不住道 「妳千萬不要把它放上網」 她補充一句 「加油加油加油!妳知道什麼叫『化腐朽為神奇』? 妳知道什麼叫『創造奇蹟』?」 我告訴她 , 也告訴自己 面對這幅 40cm x 50cm 屬於聖像畫 (ICON) 的巨型畫布 斷續工作了10 數小時後 這圖像看起來是有點慘烈的 在耶穌誕生前 我很想努力把它完成 當初同事成功地畫了第一幅畫後 告訴我這「數字畫」並不太困難 因為畫布本身已有底圖 只須按著它的標示數字 塗上相應的配色就可以了 問題是她最初挑選的是顏色不多的「多啦A夢」 但我不知就裡在網上隨意購買 看到聖母和小耶穌頭上的大光環 以為是比較簡單的一幅 誰知道打開包裝後卻發現有多達二十四種色彩 密密麻麻的隱藏在聖母瑪利亞及小耶穌的臉上及衣服上 才知道這實在是一個大挑戰 歡喜地展開畫布 那些大面積的光環較易處理 但卻佔不到畫布的三分之一 其他部份卻要細緻精準地描繪 首先要熟悉眼前那二十四個新朋友 光是紅色便有四種 藍色、咖啡色 、 黃色 … 以至叫不出顏色來的各有不同程度的深淺 教我這個很想豪邁地揮舞畫筆的人五體投地 第一天工作了五個多小時 換來了一身酸痛 卻畫不到畫的十分之一 體會到當畫家的不容易 如何掌握深淺? 如何拿揑濃淡? 表情動作又該如何表達 是一項深奥的學問 也突然明白高夏芳修女常提及聖母 像中國畫的「留白」 她在聖經中的章節不多 卻舉 足輕重 在畫像中留有空間 讓觀畫者想像 此時此刻我多想面前的畫作留下大幅空白 畫作的進度不快 我 趁著聖誕前的假期加緊腳步 只要有多點時間 空閒 便展開畫布 幾 次之後也掌握了一些小心得 我還邀請媽媽與小姪女們一起繪畫 媽媽很開心地畫了幾筆 小姪女們嘰嘰喳喳的嚷著參與 她們毫不客氣地揮舞手上畫筆 畫作中細緻度開始變得越來越小 有時看錯顏色 有時在你推我撞中就一筆錯畫在聖母臉上及頭 部 「 天啊!聖母長了鬍子! 」 「耶穌像不像小猴子?」 這樣子的對話不時出現

「偕爾懷孕」-心懷聖言、靜候基督降生

圖片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教會的禮儀年不斷循環,走到日曆的結尾,也是教會的新年,不同堂區陸繼舉辦避靜活動,讓教友準備心靈,迎接基督誕生。避靜看似每年大同小異,但為我們確有需要,理由有三,第一:善忘的人尤其容易忘記對我們有益的事物,在急促變化的生活中,若能在退省中抽離,提醒自己現世生活並非終點,將注意力集中耶穌基督身上,定能為靈性生活加油;第二:我們信仰核心就是天主子耶穌基督為救贖人類降生成人的奧蹟,祂甘願來到我們中間,成為贖罪羔羊,從此我們重新回復天父子女的身份。耶穌教導我們如何做天父的子女,透過不斷默想祂的事蹟,向祂學習;第三:我們是天父的子女,在避靜中主內一家人聚首反省、互相分享信仰,彼此鼓勵,就像中國人團年過節,散居各處的家人回家歡聚一樣,是美好的傳統。來到每年最讓人興奮期待的將臨期,我們又該如何準備等待呢?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為堂區兄弟姐妹加油,於 12 月 10 日舉辦了避靜活動,延續花地瑪聖母於葡國顯現 100 週年紀念,避靜主題名為「偕爾懷孕」,即藉著聖母,通往耶穌。堂區特別邀請澳門教區教理委員會成員,負責傳道及教理培育工作的陳思穎姐妹分享,思穎提醒我們教會將臨期間內有幾個慶節,分別是: 12 月 6 日聖尼各老主教慶日,他是名符其實的聖誕老人,盡力賙濟貧窮人,我們常在聖誕派對中交換禮物,會否把聖誕禮物轉送貧苦呢? 12 月 22 日冬至,這天是人們翹首以盼的日子,是黑夜漸短、白日漸長的日子,大家期待著光明與溫暖,而最光明與溫暖無異就是基督的光; 12 月 24 日平安夜,普世靜待救主降生,與中國人的冬至相同,外國的家庭也全都回家聚首,一起團圓吃飯,並齊往參與子夜彌撒慶祝,那我們的家庭又如何呢?     此外,還有一個重大日子,便是 12 月 8 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在澳門無論回歸前後均是假期,除了放假,與我又有何關係呢?思穎帶我們重溫當日禮儀讀經,回看創世紀裡面,天主首次向亞當發言:「你在哪裡?」,那是人類第一次犯罪,破壞了與上主的約定,只得慚愧地東躲西藏, ( 繼後亞伯爾與加音的殺戮、及大小的罪惡反覆發生 ) ,人是天主肖像的反映,卻陷入罪惡中;反之福音中天主為瑪利亞作準備,使她充滿聖寵,無染原罪,未知如何配合的瑪利亞,以謙下卑微的婢女完全順服與信靠的心,答允當救主耶穌的母親

殉道的機會(二)紅色的榮冠

圖片
「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若望福音第 15 節 13 節 )   主祭今天(8月14日)穿上鮮紅色的祭衣 耀目的色彩照亮了整個祭台 這是聖高比神父 (St. Maximilian Mary Kolbe) 的殉道紀念 聖人的血標誌著最偉大的愛 而這愛的源頭 正是來自於主耶穌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德軍在 波蘭建立奧斯威辛集中營 高達 110 萬猶太人被屠殺 2013 年到達時 我在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上寫道: 「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內,有絡 繹不絕的遊客,卻沉靜得難掩那些年的傷感,似在控訴、似在歎息、似在說:一切戰爭要在此刻停止!讓我們都珍惜和平,實踐主的誡命:愛人如己! 」 直至今日 當我翻看這張明信片時 我仍然不會忘記集中營內 堆積如山的眼鏡、皮箱、鞋子、頭髮 …… 那是人的貪婪、狂傲、自大的標記 猶記得在參觀期間 我歇力地望向天空找尋慰藉 我不斷地在每幢樓房的外牆角落 找尋努力生長的小花 我在樓房外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 用以證明自己仍在活著 不然 我早已被無底的黑洞吞噬 集中營入口 集中營內的小花       兩年後 我才得知 集中營內有一位教會的聖 者 如果說 「 16670 」 是他的代號 那麽「愛」 便是他的完美化身 在那個恐佈的集中營裡 任誰都渴望活著離開 然聖高比神父卻甘願代替一名被關進餓死室的囚犯 和另外的九名囚犯 「 等 」 死 納粹德軍並沒有讓他等太久 兩周過後聖人仍然活著 德軍逐以毒針把他送回天國 1941 年 8 月 14 日 聖高比神父摘取了聖母為他準備的紅色榮冠 就如他的會祖聖方濟各亞西西所說 「在死亡時生於永恆」 長崎本河內天主堂       聖高比神父在日本的工作室 聖人在小時候曾看見聖母瑪利亞 聖母手持兩頂皇冠 向小男孩發出邀請 「 紅色與 白色 的 皇冠,你想要哪一頂呢?」 他的選擇是 「兩頂都要」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