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6的文章

為書寧祈禱

圖片
  慈愛的天父,祢是一切的美善,永恒的美善,因為祢至高至大,可敬可畏!在無盡的歲月裡,祢時常彰顯祢的慈愛,永不止息!願我們能時常以讚美之聲感謝祢!   祢恩賜祢至愛的女兒書寧一份愛的禮物-癌症,一個至今人類知識仍然未能解決的難題,我們不能窺探當中的奧秘,但是知道必然有祢上智的安排,我們由出生開始已然邁向死亡,從沒有人能躲過死亡,然而死亡不是終站,而是與永恒的祢相見;有時我們會意識到迎接死亡,但更多的時候,是無視在世旅程的終站;書寧被恩賜這個顯明的徵兆,在這個旅程裡,可能是讓她明白一些事、可能是藉她祝福一些人、可能是使我們更能了解祢而愛慕妳!祈求祢給她充沛的力量,面對一切的陌生,帶領她步向祢永恒的國度!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王者,沒有人能比祢更 能 闡釋痛苦的意義,祢愛書寧,她何嘗不是以愛還愛呢?祢邀請她面對祢的痛苦、分擔祢的痛苦、擁抱祢的痛苦,祢微笑地面對十字苦架,書寧也是,她勇敢、堅強地擔負這一切,祈求祢不斷與她同在,賜給她平安,特別在黑暗的幽谷裡,幫助她躲避一切的誘惑,和她牽手進入祢的樂園裡!   親愛的聖神,我們的護慰者!願祢保護顧書寧的家人情緒及健康, 安慰他們, 讓書寧能安心接受治療而無須掛慮!願祢光照書寧的醫療團隊,讓她得到最適的治療與照顧!請祢吹風,減少她在化療中的不適與痛苦!請祢噓氣,讓她溫暖! 書寧在 《 祈禱的美麗境界 》 一書的插畫   親愛的聖母,我們天上 的 母親,妳陪伴聖子耶穌的出生至死亡,又看見她光榮地復活,妳懂得主耶穌的痛苦,而妳也曾受這錐心之痛,妳明白我們的需要,時常代我們向祢的聖子祈禱;妳在法國露德顯現,為無數的病患憂苦者帶來希望,治癒身體的疾病、與心靈的創傷。祈求妳將書寧藏在妳的外袍裡,為她遮風擋雨,給她關懷希望,藉妳的代禱,使書寧痊癒!    聖方濟亞西西, 你歡歡喜喜地接受 基督 五傷, 熱愛你的 書寧也是歡歡喜喜的接受 這疾病 ,請為書寧祈禱!           聖女波隆那的加大利納( Caterina da Bologna ), 書寧的主保聖人, 與妳一樣熱愛繪畫的她生病了, 請為書寧祈禱!   聖女佳德(亞加大, St. Agatha ),乳癌的主保聖人,請為書寧祈禱!   真福雷永明, 書寧和你一樣 熱愛聖言

朝聖者的家

圖片
  離家十二天共住進了三間朝聖旅館,每一間都各有特色,若說,家是一個給我們 居住 和 安全 的地方、一個消除疲勞休息的地方、一個重新出發的地方,那麼,短暫住宿的這三間旅館,完全符合了上述的定義。   簡單的床舖、書枱、衣櫃、十字架,人的需求可以很多,也可以 很 少,當回歸到最基本時,人還需要什麼? ( 之一 )    St. Vincent 旅 館 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半山外,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早起或傍晚回來後,均可從遠眺望這個古城,朝聖客日間經歷了古城的喜怒哀樂後, 好像可以離開那些讓心靈澎 湃 激盪的地方 , 退 回這裡 慢慢思索與整理, 沉澱 再沉澱 ……    初次見面是旅程 第一天 的 半夜,還沒看清這裡的一樹一木便墮進沉沉的黑夜 裡 ,翌日睡眼惺忪展開朝聖之旅時,就被旅館聖堂裡的耶穌畫像嚇一跳,只因為圖像是超巨型的,足有一人的高度,它是一幅聖像畫 (ICON) - 基督導師畫像, 靜靜的掛在祭台上 。主耶穌手上的聖經正打開著,耶穌說:「我是良善心謙的,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 小宗 神父解釋 有關經文 。日復一日,主耶穌 和進來的朋友交談,不曾離開。在聖經中, 祂總是 表裡如一,祂有發怒時,但更多的是 良善心謙的教導與醫治,耶穌是最佳導師,這絕對無庸置疑,當學生的只能窮一生追隨學習!       St. Vincent 沒有華麗的大廳與房間,只有樸實無華的硬件與軟件,空地花園 讓 我們 緩 步 默 禱, 還有貓咪陪伴; 每次歸來,來自黎巴嫩的院長 必會 出來問候我們,送上甜蜜的笑容與擁抱,廚師與工友們為我 們 奉上早、晚餐,精湛的廚藝、用心的烹調 及舖排 ,每道菜餚顏色搭配 教人 眼前發亮,味道 絕倫,使我們流連餐卓上盡情分享,此外,那天廚師 貼心為我們準備團友的生日蛋糕, 使我不用到處張羅, 投入的時間與心機均不是金錢可以能衡量的。 謝謝 St. Vincent ! ( 之二 )    Casa de Nova 旅 館 的地點最 能讓人接近聖言,只因 它就在納匝肋聖母 領報 大殿的正對面, 往上走 不 到 三分鐘路程即可進內,幸運的話,被安排的房間推開窗戶便能看到巍峨的大殿(我們有一半團友便獲得這獎賞,真好!)迎著納匝肋的風,從早到

來自以色列的家書

圖片
   在以色列的最後一 個 晚 上 , 我們如常分享朝聖感受,除此之外,鍾神父想了一個點子,著我們每人要寫一封信回家。   各人開始埋頭苦幹,有人洋洋灑灑很快完成,有人推敲良久,大概十二天的旅程太豐富,也不知從何說起吧。離家十二天遠離了熟悉的地方,到達一個彷似陌生但又如斯親近之地 — 耶穌的故鄉 — 耶路撒冷、納匝肋、葛法翁、加納、貝達法革、真福八端山、耶里哥 …… 這些地名以前讀來拗口,現在卻被賦予一層新的意義, 一切顯得新鮮又帶來陳舊的感情, 旅程的 喜樂、擔心、感動、震撼,離 家 後 的 思念、掛慮 … 彷似打翻了廚房的百味陳架,在頃刻間整理倒也不易。朝聖客在旅程中的一步一腳印,雙眼看到雙耳聽到,加深了信仰,也體驗了上主的無窮大愛, 此時此刻,就與自己的家人分享,豈非理所當然? 石頭可曾記起你的一言一行?   寫信,可不像電話對話的短句,也不是現時流行的 whatsapp 、 wechat 、及社交網站發佈信息 般 -這些都以精簡為主,甚至乎多以一幅圖片說明一切, 或以錄音表達 ;文字有其力量 ,考量 「信紙 的篇幅 與時間」,發信者會於沉澱後,選擇把所思所想 所見所聞及情感 遙寄給收信人, 收信人則透過閱讀,看他離家後的旅程生活,這是多美的一個畫面。 我拿著「信紙」,想起以往離家讀書時寫信的情況,除居於法國的四哥與我有往來信函外,寫回來澳門的信一直是單向的,每次好像公式化地先問候一下家裡情況,再寫一下學校發生的事,平淡的生活其實沒什麼好寫的,寫信好像 也 只為了父母的安心吧 。這次似乎也像以往的模式, 團友的信函對象,有丈夫、父母 等 , 而我的收信人則是 家裡 大大小小 一 干十多 人等全都寫上, 無一遺漏 ,問了老爸的健康狀況 後 ,開始寫下 旅程的喜樂 ,寫著寫著,不期然寫上一句:「希望有一天你們都聽到福音的喜訊,領洗成為真正的天父子女!」完全敗露了 心情 , 家裡只有我與四哥同是教友,然他在我還沒領洗時早已安息主懷,獨剩一人獲得這份信仰是寂寞的,能在主日舉家參與彌撒仍只是一個奢想,主的意思與時間表難以猜度,唯有不斷祈禱,天知道更大的恩寵不會從天而降?    既寫完信,下一環節是要朗讀出來,隨機抽取的信件在團友前公開是有點突兀,但是每一封經過過濾消化思考,雖非字字珠璣,但都是情感豐富的可愛家書, 這些心情寄語因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