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6的文章

一望無際的耶路撒冷

圖片
   2016 年 4 月 27 日, 經過 一天 海上與空中的航 程, 半夜到達特拉維夫機場,算起來該是澳門的翌日清晨五時半,大伙雖然興奮,空氣也沁涼暢快,然而 疲憊 的 身軀 不斷叫囂,勉力的等待溫暖的床舖。      還沒有望清以色列這個國家、也看不到特拉維夫這個城市,旅遊巴 直驅 耶路撒冷舊城區外圍的旅館,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到達這個地方,滿是好奇的望向窗外黑漆漆的背後風景,但不多久後 眼皮沉重不聽使喚 、 耳朵 也聽不到 剛見面的宗神父的提示與指引 ,總指揮大 腦 先生無可奈何 ,整個人像已隱沒在黑暗中。   黑暗中進入奇妙的旅程開始     首六天的行程我們一直住在 St. Vincent 修會經營的朝聖旅館,它位處耶路撒冷舊城區外圍,每天,我們便在耶路撒冷的城市內外進進出出, 在 車 內 環遊 觀察、 在城中漫步、在高處遠眺, 經歷 清晨 的寂靜清涼 、日出 的燦爛耀目、 白 天的蔚藍灼熱 、黃昏 的餘溫 、黑夜 的寒蟬 ,這個迄今仍保持大幅城牆的城市,彷彿看不穿、沒有盡頭似的,我回想起以往的旅行經驗,每個城市、每座山、每幢建築物、每個湖泊都是有終點的,而耶路撒冷卻給我一個很宏偉 , 深不見底的感覺,既帶點奇幻、又有著不可思議。   我努力去尋找到底是什麼作崇? 五時半的耶路撒冷  日出   是的,是整個城市的 歷史韻味 ,一幢幢依山勢而建的建築物,據領隊說,以色列政府規定無論新舊建築,其外牆都規定採用耶路撒冷石 ( 一種當地生產的石灰石 ) ,這些灰白石頭看似冷酷,在艷陽藍天下卻又閃耀著輝煌的光芒,獨特地向全世界呼號:我可是承載著幾千年歷史的上主之城!     是的,是它的 歷史遺痕 ,耶穌來了二千多年,耶穌來之前的舊約時代又是數不清的歷史,由梅瑟 接受使命, 帶領以色列 子 民橫渡紅海逃離埃及 , 歷經四十年的跌跌碰碰 , 才由若蘇厄帶著子民進入福地,由達味王建都耶京、撒羅滿王興建聖殿,到後來戰火連年 , 聖殿兩起兩滅,滄桑的疤痕被時間一重又一重的加深,滿載了悲傷,卻又 飄盪著 期盼,城市不再只是居住地這樣簡單,卻成為復興以色列國的重大指標,看誰取得以獲得最後的榮冠! 從主哭耶京堂望向耶路撒冷 古老的城牆

斗室裡的筵席

圖片
今晚我們一起月省 七時半的朝拜聖體 一坐下來感覺就是不一樣 無論有什麼難過失意 這裡找到安慰之泉 無論遭遇大小冤枉 這裡能交託放下 無論碰上多少風浪 這裡看到祂安然而睡,對風說「停吧!」 我還跟祂說了高興的 以及每天平凡的點滴 祂偶爾點頭、偶爾微笑 如果沒話了,就靜靜的坐著就好了 祂就是這樣把我們放在祂肩上、揹起我們、和我們同行 「 我 ( 們 ) 在祂內 」 有主真好 八時開始彌撒 原以為在小聖堂的宴席改在圖書館進行 甫進入便驚訝不已 坐席早已舖設妥當 優雅的枱布、燦爛的花兒、祥和的聖像、 還有那甘願犧牲的餅酒 好像耶穌早已為門徒準備: 「你們來吃晚飯(早飯)吧!」 忙不迭地跑去通知同伴 伯多祿的話響起: 「我們認識了基督 …… 要全力奮勉、在信仰上加毅力、在毅力上加知識、在知識上加節制、在節制上加忍耐、在忍耐上加虔敬、在虔敬上加兄弟的友愛、在兄弟的友愛上加愛德。」 在這個小團體裡,充滿兄弟姐妹的關懷互愛 一次又一次交付的聖體,隱藏在餅與酒裡 無私忘我 是啊!祂是把自己忘掉 、 把自己撕裂 、 把自己淘空 只為成全 混著聖血的聖體 像豆腐花般整個溶掉 化作再微小不過的分子 充滿在細胞裡 如此, 「 祂在我 ( 們 ) 內 」 和我們一起看世界,感受世界 有主真好   彌 撒 中 , 我們還一起頌唸玫瑰經 特別為我們每一人想起的某些母親祈禱 她明白母親的心情與期望 她了解母親的擔憂與驚恐 她知曉母親的脆弱與堅強 聖母媽媽溫柔的陪伴著 和我們一起撥動唸珠 放心禱告 大聲讚美 有主真好  

午後寜靜

圖片
午後,上了那座小山崗 我們和她有個約會 從熙來攘往的大街一直往上爬 太陽正在頭頂跳舞 到達時臉紅紅的,心跳也加快了 不知是運動後果還是熱切期待 走進堂裡 室內沒有冷氣卻清涼無比 安坐一回舒服暢快 望向門外是一片叢林 在艷陽下格下顯得格外翠綠 我忍不住往外探索 風來了又走 輕柔地幫樹枝按摩 她們時而高升時而低垂 還有落葉在地上沙沙奏樂 極為享受 我們沈浸在這空間裡 閉目靜坐 任憑時間疾馳 只為今天之約 鐘聲響了又響 過了預定時間卻未見人影 心情沒有鼓譟煩亂 似已溶入這環境裡 再等片時 鐘聲再次響起 她們來了 準備好了 還幸沒有錯過宴席   被邀上坐 從嘴巴裡吐出的一言一語 輕慢柔淡  禱聲 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