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08的文章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1963 年,一位叫瑪莉 ‧ 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 “ 好孩子 ” 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戴維(她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 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 ‧ 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 西勒 ‧ 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 “ 你說我說 ” 欄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 “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 ” 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這些提問。 正當他對瑪莉小姑娘的來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時,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婚禮。 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就是在這次婚禮上,他找到了答案,並且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西勒 ‧ 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牧師主持完儀式後,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於激動。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一情節,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經夠完美的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 西勒 ‧ 庫斯特說,正是牧師的這一幽默,讓他茅塞頓開。右手成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同樣,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完美了嗎?後來,西勒﹒庫斯特得出結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同理,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 西勒 ‧ 庫斯特發現這一真理後,興奮不已,他以 “ 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 ” 為題,立即給瑪莉 ‧ 班尼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之後,在不長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並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國人不知在什麼地方發現了這封信,讀後,他通過國際互聯網在《芝加哥論壇報》的網頁上留言,說: “ 中國民間有一句古話,叫「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曾經對惡人遲遲得不到報應感到迷惑不解。現在我終於明白,因為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

可愛的笑臉

圖片
12月1日, 在氹仔銀河地盤整整做了一天工作, 6時半放工, 一出地盤就看見這張笑臉, 掃除了我們工作的疲憊, 各同事都一起歡呼, THANKS GOD! 當時明知拍不到下來, 所以回公司途中貪婪地把它印在腦海裡, 想不到翌日的報紙就有了! 真好! 【 本 報 訊 】 近 來 叫 人 苦 惱 的 事 太 多 了 , 無 語 問 蒼 天 , 祂 卻 在 黑 夜 的 暗 角 展 笑 。 中 國 大 陸 、 澳 洲 、 泰 國 、 台灣 以 至 香 港 , 整 個 東 半 球 , 這 夜 都 笑 了 。 差 不 多 20 年 一 遇 的 天 文 現 象 , 在 百 年 一 遇 的 全 球 經濟 蕭 條 中 出 現 。 錯 過 了 , 不 用 愁 , 笑 臉 在 2036 年 還 會 展 現 。 彎 彎 的 月 兒 上 , 左 邊 是 金 星 , 右 邊 是 木 星 , 恰 恰 拼 湊 成 一 張 可 愛香 港 天 文 學 會 會 長 梁 淦 章 解 釋 , 這 並 非 特 殊 天 文 現 象 , 只 是 兩 顆 行 星 這段 時 間 與 月 球 接 近 , 又 剛 好 構 成 狀 如 雙 星 報 喜 的 有 趣 圖 案 。 在 香 港 , 由 於 光 害 嚴 重 , 市 區 肉眼 只 能 看 見 較 亮 的 行 星 , 因 此 反 而 更 能 清 晰 看 見 笑 臉 。 由 於 月 球 每 天 移 動 角 度 變 化 較 大 , 今晚 已 很 難 看 見 這 張 笑 臉 。 1998 年 4 月 23 日 , 地 球 上 空 曾 經 出 現 過 一 張 愁 眉 苦 臉 , 當 時 的 彎 月 是 向 下 墜 的 , 當 年 的 亞洲 金 融 風 暴 還 沒 有 完 結 。 澳 洲 悉 尼 氣 象 廳 觀 星 學 家 Nick Lomb 說 , 錯 過 了 昨 晚 , 就 要 待 至 2036 年 7 月 21 日 , 笑 臉 才 會 復 現 。 的 笑 臉 。 讀 者 Getting Lau 在 元 朗 上 空 清 楚 看 見 那 笑 靨 迎 人 的 黑 夜 , 他 和 東 半 球 數 以 十 億 人 , 在 香 港 時 間 昨 晚 8 至 11 時左 右 , 都 有 緣 看 見 這 張 笑 臉 。 - 台 北 - 笑 哈 哈 的 月 亮 與 台 北 市 摩 天 輪 相

在路環見證保祿打完好仗

       自教宗宣佈本年 6 月至明年 6 月是保祿年後,各地教友紛紛籌辦朝聖活動,到保祿生前傳教的地方走一趟,默想這個偉大聖人的功績,進而思考自己的信仰。       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參與這類活動,因為那似是遙不可及的事,但是 2008 年 11 月 30 日 的朝聖之旅,不用坐飛機長途跋涉,我也能經驗保祿從迫害基督徒,到皈依、傳教、入獄的點點滴滴,而且自身也走了一趟心靈之旅 。       由 朝聖服務組 所主辦的 「保祿.勇往直傳」 活動中,巧妙地把路環石面盆古道作時空轉移,加里納亞湖、大馬士革、耶路撒冷、羅馬等地如臨眼前,沿著這條古道共有五站,分別是五幕劇:《我是誰》、《皈依》、《耶路撒冷會議》、《坐牢》及《打完一場好仗》。透過人物扮演及讀經,我們生動地看見聖經上記載保祿的一些事跡。此外,在每站之間,主持人依據劇目設計分享題目,引導大家思考 ── 我很欣賞那些題目,因為那不是神學家討論的話題,而是以自身為出發點:檢視自己與主相遇的歷程;思考傳統文化是成長還是障礙;分享傳福音的挑戰、心情;保錄堅毅持守信仰給予我們的啟發等。我們在結束旅程後,又一起來到路環聖方濟各聖堂,分組分享以上提到的思考題目,本來素不相識的各人,因著保祿的牽引共聚一堂,互相啟發,共融主內。        是日天氣風和日麗,十分適合遠足活動,而走在這條迂迴曲折、地勢陡峭、上下數百級樓梯的古道上,其實是相當吃力的,但沿路大家一起相扶,發揮互助互愛精神,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在此,萬分感謝天主的恩賜,同時感激朝聖服務組的用心,讓我們看見保祿、發現保祿、認識保祿、追隨保祿,學習他勇往直前,不畏不懼的傳教精神。我相信,保祿的神恩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仍然默默為我們導航,成為我們基督徒福傳本份的明燈!   鳴謝AKO友情修改!

My first 5000M

圖片
12 月 7 日 ,送左一份好大的生日禮物及聖誕禮物給自己,我竟然可以完成我人生的第一次馬拉松,雖然是迷你版,只有 5000M ,但很開心呀,感謝天主 。   自小喜歡跑步,在運動會也拿過獎,但只是短跑賽事, 100M 、 200M ,記得寫紀念冊記錄自己時,在偶像一欄寫了很多人,其中包括馬拉松運動員,因為覺得他們很有毅力,用幾個鐘頭去完成賽事,過程中要不斷堅持,抱著永不言棄的精神才可完成的,而自己呢,從來沒有想過會去跑,因為難度實在太大了,客觀的條件也不行呀,跑一回就 「扯蝦」,怎麼可以呢 ?   記得跑得最長路程的跑步,是大一的時候上體育課,其中一項是要跑 12 分鐘,望著那永無休止的跑道,怎麼跑都跑不遠,痛苦得要命,這一年,大概跑過 3 至 4 次吧,想起也怕,到大二,學校指定老師,教太極拳,要上特早課, 7 時就要集合練功了,到大三大四,可以自選科目,我選了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及瑜伽,但每樣都半桶水,沒有任何一科是深造的,跑步越來越小,而與長跑就更是絕緣了。   回澳門,偶而也會和朋友參與不同的運動,羽毛球、游泳,練瑜伽是最多了,去 PHYSICAL 也有跑步,但都是跑一回,停一回,我的外觀總給人跳跳紮紮的感覺,但一爬樓梯,就完全暴露了我的潺弱,沒上幾層就「扯蝦」,最經典的是去珠海圓明新園,行那條假長城,我是同行中最慢那位,真係有點羞家 …………….   而今年,因放工時間較多的關係,故與朋友多上松山走走,看大自然之美,看上主的傑作,後來開始跑步了,由數百公尺就要停下來,到半個圈、一個圈,也不錯喎,到了 8 、 9 月份,看見年底的馬拉松賽,除了全程及半程外,尚有適合我們初學的迷你馬拉松, 5000M ,三圈松山,有點心動,想挑戰一下自己,於是跑步的次數多了,即使天黑不上松山,有時間的話也去西灣跑步,連續跑 40 分鐘也很累,雖然有停下休息,但是一直祈禱,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到 11 月中確定要報名了,要在 1 小時 15 分鐘內跑完,應該可以 的 ,難度只是早上 5 時起床, 6 時起跑,祈禱更是不斷的,希望可以像保祿一樣:「這場賽事,我跑到終點了。」時間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堅持到底,不能退縮。   12 月 7 日 清晨 5 時半,終於去到運動場了,看到很多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亞洲人、非洲人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