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3的文章

喜樂得救的泉源—台北參禮記

圖片
         典禮前一晚的聖家堂                 回來澳門快一個月了,晉鐸慶典的喜悅仍縈繞心頭!   台灣六月份的天氣悶熱焗促,白天太陽毫不留情展現活力,午後雷陣雨是常態,走在街上一會兒已汗流浹背,濕熱的氣溫讓人喘不過氣,可我們這天離開捷運站時,還是以急促的步伐前進,身上已是濕答答的,頭髮早已黏在臉上,因為這樣的豐盛日子,一生能有幾回遇上?   待到聖家堂門口,看著旅遊巴不知從那裡送來的參禮團,人群瘋湧進入聖堂,越南人、波蘭人、香港人、澳門人、台灣人、泰雅族原住民、各神長修女等,擠得聖堂的座位幾乎插針不入,幸好基督生活團的台灣團員為我們留了座位,得在最有利的位置觀看;三位準備晉鐸為神父的執事、和那位準備成為執事的修士在場內團團轉,猶如婚禮的新郎不斷招呼賓客,臉上充滿笑容但也稍為露出一點緊張,場內的人群歡喜雀躍,掛著笑臉、準備手機和花束,宛如參與婚宴!   是的,這是天國的筵席:「阮保利、麥智寬、馮漢中執事授予司鐸;范慶靈修士授予執事聖職感恩聖祭」,就在聖若翰洗者誕辰慶日,在台北聖家堂進行,正如主禮周守仁主教所說:「天氣熱、我們的心更火熱!」我們赴宴,為的是在認識的人群中,看見有人願意聽從主旨、分辨、接受使命,而且,馮修士本是醫生,他願意捨棄醫生的身份而踏上修道之路,見證了天主對世人的愛。記得第一次認識馮漢中修士是在 2017 年,當年他剛完成初學,以修士的身份被派來澳門的服務,他曾訝異並沒有被派回香港 — 他的出生地 — 服務,反而是較少接觸的澳門,後來他便發現,這是上主的旨意,因為除了長上派遣他的工作外,他還陪伴我們基督生活團(簡稱 CLC )。當年澳門只有 3 個小團體,雖以基督生活團的模式聚會,並以依納爵靈修的方式祈禱,然而, CLC 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當中並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馮修士這位曾是 CLC 的 “ 永遠奉獻 ” 的團員,欣然成為我們的陪伴者和同行者,就如朋友、如哥哥般親切,將他豐富的經驗分享給我們,和我們分辦是否被召叫成為 CLC 的團員,也是我們當中一些團員的靈修指導,後來澳門的 CLC 被接納成為預備團體,而部份團員更進一步,成為 “ 暫時奉獻 ” 的團員,修士絕對記上一功!   馮修士完成澳門工作,繼後回到台灣讀神學,仍然和我們不時聯繫,在祈禱中彼此記念。他由醫生經歷腦出血的意外、分辨天主在他

最美的風景

圖片
  疫情的時候 世界停擺 朋友們不時的話題 圍繞開關後我要往哪裡 日本、泰國、台灣均是熱門之選 也不乏想飛往歐美等地 幻想自己插了翅膀 衝破病毒設置的重重枷鎖   通關後那些被關的雀鳥 興奮得展翅高飛 拖著那塵封三年的皮箱 飛往夢想之國 但也有一些留在籠裡靜觀其變 想必關得久了 竟然忘了飛翔的喜悅 我是後者 沒有很強烈的欲望馬上出門   這一回的旅程:台灣 符合出遊的節奏 是返回人生的第二個家 也為恭賀深愛天主的人 走上聖召的道路   雖說隨心出遊 預期的行程還是寫滿了出遊日誌 去新的書局 到活化的日式舊建築 周遊文創區搭纜車喝茶 品嚐那久違了小吃 蛋餅油條豆漿鹹酥雞乾麵芒果冰木瓜牛奶火鍋台菜 還有便利商店的茶葉蛋飯糰各式各樣的飲品 胃部發出強烈的訊號 就是要把它塞滿   幾天下來 行程沒有必定要去的景點 嘴饞的 欲望清單也沒有全部打勾 更不須硬是要把皮箱塞滿的購物點 唯有和人的碰面 是如此的矝貴和幸福   那是繞了半個地球在西班牙朝聖之路上認識的教友夫婦 那是定居在日本的作家的父母親 那是在韓國遇見的基督生活團的台灣團員 那是大學宿舍的同學們 那是待我們無微不至的台灣基督生活團的團員 那是我們的 E-GUIDE 那是追求學問重拾書本的朋友 那是闊別多年曾在澳門服務的神長們 那是愛主至深願意投身的執事修士們 那是新相識的兄弟姐妹 …….   在摘掉臉上的口罩後 充滿了熱情與喜悅的笑容 在 捷運站附近抓一間來自阿里山料理的店 在排了 40 分鐘的網紅店 在滿是愛與慈悲的聖家堂 在聖堂外的日式小道上散散步 在咖啡館將軍官邸聊聊家庭碎事 在耕莘文教院的的共融 更在不是青春 專享的 24 小時金拱門店   不用管熱得炸開了地球的 溫度 不用管午後轟轟烈烈的雷陣雨 不用管逢周一休館的所有景點   原來旅途中 最美的風景 就是重逢 就是碰面 就是說一句:「看到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