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09的文章

我與保齡球

圖片
印象中開始打保齡球是從在台灣開始的,一年打不了幾次,落坑居多,但球的撞擊聲卻異常吸引,故此每次打球時,都會學習旁人的打球姿勢 、出球路線,漸漸培養出興趣。 打保齡球並不便宜,一局 10 多元,時間又短,故此不是常打,只是偶爾和朋友玩玩, 2005 年明愛義工保齡球賽,柴娃娃的 10 多個人玩玩,卻越打越順,無意中拿了冠軍 。 2006 年是讀書年,多了的時間就找同學一齊去佳景打球,練習多了,就和同事一起參加公職局保齡球賽,記得當時大概有 40 多人的初賽,以第 8 名成績入決賽,抱著輕鬆的狀態卻在決賽中越戰越勇,竟然拿了個亞軍,當時興奮得找朋友出來慶功,而獎金 300 元就拿來買套私家波及鞋 。 到了 2007 年,雖然公職局保齡球賽及公共機構體育競技大會 - 保齡球皆敗北 ( 對手越來越強了 ) ,但業餘性質的我參加澳門大專同學校友會的賽事,手緊下取得亞軍,為當年添一份喜悅,同年年尾在南油得朋友指導,打出 233 分的歷史高分,心花怒放,筆墨不能形容 。 2008 年,疏於練習的我卻渴望有奇蹟的出現,先是 6 月份公共機構體育競技大會 - 保齡球,兩局成績 146 及 115 ,總排名第十;繼而 11 月份參加公職局保齡球賽,三局成績 152 、 166 及 133 ,排名第十三,無緣入決賽,非常沮喪;到 12 月份明愛義工聯誼保齡球賽,希冀年尾為自己添一個獎項,可惜幾局都打不出水準,結果梗頸 4 ,鎩羽 而 歸,獎項神話終究破滅 。 今年 2009 年,似乎有一個好兆頭,就在 2 月 22 日 ,和朋友到三鄉楓林參加比賽,抱著觀摩心情,也沒攪清楚賽制,就被安排和 3 男 4 女一起同組較量 ( 另有較高級的二組在比賽 - 精英杯及全中動力杯賽 ) ,這類比賽我是新丁,友人幫我以平均 120 分報成績,故此受讓分數都比其他組員為高 ( 對我絕對有利 ) ,與過往的不同,今次的每一局賽事要在兩條球道上交叉進行,而每局完結後需要再轉換球道,目的是不讓球員太熟習某一條球道,相對會較為公平,這樣子,每一球對我來說都是新的挑戰,要打好每一球,站的位置要考量,姿勢動作也要做好才行,賽事的氣氛不錯,大家都有為對方打氣,不過同場較多人抽煙,而場地又小,我的鼻子嚴重抗議,所以我幾乎每打完一球,就溜去人較少的櫃台處抖氣,沒計算大家有多少

寶珠,何許人也?

寶珠呢個名,其實都好普通,隨手執,原來有不少的,且記下之:   姓林 - 現在同事;(技術員喎,幾時輪到我?) 姓趙 - 以前處長;(有點COOL!) 姓任 - 勞工堂教友;(佢煮野食,整D辣醬好好味!) 姓關 - 阿球同事;(未見過面,吾識!) 姓吳 - 以前義工;(好瘦架) 姓馮 - 理工副教授;(都好似話得好多藝術獎!) 姓陳 - 香港明星;(叨光LA) 姓余 - 林建岳阿媽;(我無佢咁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