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5的文章

利瑪竇彌撒曲

  在差不多已有 250 年歷史的聖若瑟修院教堂裡-尤其是這裡曾聽 培養了無數傳教士,聽一場 利瑪竇彌撒曲 (MISS IN HONOREM MATTHAEI RICCI) 實在是賞心樂事。    四月二十六日晚 ,為 紀念偉大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神父, 小小的教堂內擠擁著滿滿的人潮,演出者包括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小學及中學合唱團、聖羅撒女子英文學校小學及中學合唱團、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合唱團、聖多瑪斯合唱團,以及男女高音,算起來差不多超過 150 人,不同團體卻一心一意,看著意大利作曲家 Aurelio Porfiri( 奧萊利奧 • 波爾菲利 ) 的指揮,把耶穌會士切薩勒 • 吉勞多神父 (Father Cesare Giraudo SJ) 選取的耶穌會傳教士聖召的文章章節以拉丁文演繹出來,男聲、女聲、大人聲、孩童聲混雜著,時而高昂快速、時而委婉緩慢,或是哀嘆求援、或是感恩讚美,祈禱聲隨著 悅耳的 歌聲上達於天,短短 一小時的演出 讓聽眾心靈獲享寧靜安祥。

神父的笑容

圖片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愉快、步履輕盈、滿滿的喜樂與感動仍然在心頭上流動,剛剛所發生的似乎有點夢幻,但又真實存在著。   是的,今晚的基督逾越守夜禮儀,我們堂區有三位候洗者,成為新教友。除了作為她們的見證人外,我還多了一個角色-成為其中一位的代母。   回想在四旬期裡 漫長的曠野等待裡 ,除了 反省自身的各樣缺失外,也重覆體驗 基督的苦難,嘗試了解祂的 愛- “ 人若為自己的 朋友捨棄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 而 慕道者決定跟隨基督,經歷收錄禮、考核禮、傅油禮,身份亦轉變成候洗者,他們正準備與基督同死同生,至聖週五苦嚐基督死亡的況味後,走到今晚參與這個禮儀實在不易。   今夜,在漆黑的環境中摸索者,然後,祂來了-把寂靜、昏沉、呆滯、無語、冰冷與黑暗的狀態瞬間打破,主祭祝福火焰、燃點復活蠟燭,把光傳給我們,手中蠟燭的溫度,由手裡傳到心裡,由我的手裡傳到他的、她的手裡,基督的光一點一點的傳揚開去、照亮我們、燃燒我們、灼熱我們,那從前舊有的都被抹去、被沖擦、被淨化, 祂的光芒躍動著,為世界、為所有人 帶來 溫暖、平安與喜樂 。   一篇又一篇的經文,看天主的仁慈與美善:祂創造、撫育、照顧(創世紀)、祂拯救、無私、不計較(出谷紀)、祂考驗人的信心並與人立約(亞巴郎獻子)、祂為我們預備最好的、甘飴可口的永生泉源(依撒意亞先知書)、祂甚至願意主耶穌來人世走一趟,只為更了解我們人性的軟弱與有限(聖保祿書信)、祂嚐遍世上的一切-試探、出賣、背叛、遺棄、傷痛、無助,卻選擇寛恕,戰勝了死亡,這一切一切都隱藏於永恆的 “ 愛 ” 這個字內。   今晚三位候洗者就要回歸父家,我們在場參禮的無一不感到喜樂,尤其是我就站在她的身後陪伴著,當神父以 「父、子、聖神之名」給她付洗時,我近距離地看到父的喜不自勝。這神父 是典型的外國人,高頭大馬、鬈髮、有鬍子,年輕的時候頭髮很長,像披頭四,不笑的時候酷酷的,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在綵排時他事先張揚 「我會用力的向你們潑水,我希望你們經驗全身被水洗淨的感覺。」字正腔圓的廣東話表達了真摰的情感; 今夜 他的大手並攏,把水潑向她們的頭上,這一刻時間靜止著 ,我見到他打從心底裡面綻放著最燦爛的笑容,他-不正正就是站在街頭極目張望,引頸以盼地等待兒女歸來,還親自跑上前迎接、擁抱與親吻他們的那個在天大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