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4的文章

我的珍藏品

圖片
   大概十年前,看見很多年曆咭越來越精美,過了年不肯丟掉,於是開始收集起來,朋友知道有這個啫好,也會順手的送給我,加上在廣告公司工作也有些出品,於是一張兩張的存起來,不經不覺已有一個月餅罐的數量。 偶爾執拾時都會打開那月餅罐欣賞一番,這裡頭最多當然是銀行的年曆咭,它最簡單普通,但最重要就是看全年的假期;數最花設計心思的,則是廉政公署,它每年出品兩款,一款卡通化的、另一款是藝術型的(精美度直迫郵票設計),不過我大概沒有集齊十二生肖;而藝術博物館則以每年年頭的重點展覽作招徠(多為故宮展品);還有澳門舊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時,文化局推出了以世遺建築物的年曆咭,可惜我也集不了一套,此外,還有商業品牌的年曆咭….等等。      這幾年我已停止收集了(即沒有積極去取得),太多的物品隨身似乎都是一種掛慮,我有個朋友的媽媽也有收集年曆咭,因此我有思考該是否送走它們,把它們送給一個更愛護它們的人?但每次都不捨得……        直至2013年年尾,終於割愛,把它們留影上載微信後,很多人問我為何這樣做,我是這樣回答:「人到某個時刻,有些人事物總會與自己分離的,所以就送走它們了!」    生命中可以擁有很多,但並非各人事物均能道別的,生離死別,死亡當是最悲痛最讓人不捨的(不過為我們有信仰的人卻是懷有希望),能在死者瞌眼時道別是否也是福氣?生離者,若是出國求學當然帶著祝福、韋神父的回國治病讓人不捨,但祝福他在祖國有康復的機會、最後該數情侶的分手,當時的一句「再見」是否真能如願以償?      我也想起了聖經中耶穌與富少年的對話:「你還欠一樣,你去變賣所有,然後跟隨我!」富少年憂傷地走了,因為他有很多財寶。我這小小的年曆咭當然不能跟富少年相比,只是生命裡的得與失是恆常發生的,不因失去而悲傷,不因擁有而狂喜,這非看透,也非修為,而只是培養成生活的態度就夠了!